
為促進學科交叉、順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九大支柱產業中涉化學化工的八大產業的快速發展,海南大學將原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和原理學院應用化學系進行資源優化整合,于2023年6月正式組建化學化工學院。學院開辦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和化學三個本科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和應用化學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教育培訓計劃”首批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并于2021年6月10日,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的工程教育認證(有效期6年)。現擁有海南省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校外教學實習基地13個;擁有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3門,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項。 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與化工類工程碩士點和化學一級學科碩博點(立項建設),具備完整的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系。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1997年被評為海南大學首批校級重點學科,1999年被評為海南省首批重點學科,2016年入選海南省首批特色重點學科,2021年被海南省評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A類。 學院擁有一支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師資隊伍,2009年被中組部、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技部聯合表彰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先進集體”。現有教職工137人,專任教師124人,其中正高職稱人員36人,副高職稱人員65人。有國家杰青、教育部人才、青年長江、青年千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海南省“515”人才、南海名家等國家及省部級以上專家人才稱號近50人次;截止2023年9月份還柔性引進7名國家級人才。 學院擁有熱帶島嶼資源先進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精細化工工程中心等多個省部級平臺;學院立足“熱帶”與“海洋”兩大自然地理環境特色,利用海南豐富的熱帶生物質資源、南海油氣資源和熱帶海洋生物資源三大資源優勢,圍繞熱帶特色資源與能源的高效綠色開發與利用培養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有力地支撐了海南十二大重點產業發展。近三年來,累計承擔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聯合重點及面地青年項目等國家級項目50余項,海南省重大項目、海南省重點項目、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專項計劃等省部級科研項目60余項,累計科研經費達3000萬元;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400余篇,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并輻射支撐學校植物與動物科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工程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出版專著及教材10余本;授權專利50余項;獲國家及省(部)級獎10余項(其中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 學院始終堅持合作辦學、對外開放,注重發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研究所建立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廣泛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