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前身是原無線電系1982年成立的生物電子學研究室1986年該研究室并入自動化系更名為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教研室。2001年11月,學校以“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為基礎,整合校內相關師資成立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已匯集了一支包括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Fellow、英國工程技術學會Fellow、新西蘭工程學會Fellow、國家領軍人才、國家青年人才等為代表的師資隊伍。其中,各級各類高層次人才占教師比例近20%,外籍教師占教師比例近10%。學院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國家外專局神經信息創新****1個。 學院以神經信息、生物信息、遺傳信息和醫學信息為特色研究方向,構筑了從分子和細胞水平上開展生物學研究,從腦機制、腦成像到腦模擬進行神經信息過程分析,從生理、心理到行為進行醫學信息分析和輔助診斷,以及開展醫療電子儀器研發的現代化研究平臺。建有“神經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神經信息科技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高場磁共振腦成像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電子科技大學成都腦科學研究院臨床醫院”、“四川省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院”、“中國-古巴神經科技轉化前沿研究聯合實驗室”,研究條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學院現有工學和理學學士學位授權點,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心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電子信息專業學位博士和電子信息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在教育部第三輪和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分別獲得第10和B+;在軟科2020“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位列全國第3;在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估中,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入選中國大陸高校14所A+學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