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的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A類)。四川大學地處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國”的成都,現有望江、華西和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學校正與眉山市合作共建四川大學眉山校區。四川大學學科門類齊全,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12個門類,有37個學科型學院(系)及海外教育學院等學院。我校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博士交叉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7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博士后流動站48個。學校科研實力雄厚,擁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基地23個。 四川大學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加大高端人才引育,通過實施“雙百人才工程”、“科技領軍人才培育項目”、“雙高人才計劃”,舉辦全球青年學者論壇等,匯聚天下英才。 物理學院是四川大學規模最大和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物理學科建立于1926年,距今已有98年的學科歷史,先后孕育、發展出了四川大學的無線電電子學、光電技術等學科以及材料科學系等,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為國家培養了大量杰出人才,其中包括7位院士。四川大學核科學學科和微電子學科均創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全國最早開設這些學科的少數高校之一。 物理學院現設有三個系(物理學系、核工程與核技術系、微電子學系)、兩個研究所(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所和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和兩個教學中心(基礎物理教學中心和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現有教職工250余人,包括正高級職稱79人,副高級職稱86人,博士生導師73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重大人才項目入選者5人,國家級重大人才青年項目入選者6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學院正在構建一支以優秀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中青年學者為骨干的學術梯隊和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 物理學院現有物理學、核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原子與分子物理、核技術及應用以及凝聚態物理三個國家重點學科及培育學科;擁有輻射物理及技術、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術兩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微電子技術、光學、原子分子工程與高壓合成三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物理學、核工程與核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三個專業均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物理學先后入選國家拔尖計劃2.0、國家首批強基計劃、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量子科學與新型外場下的物理學”及“基于加速器的核科學與技術”于2018年入選四川大學“雙一流”建設超前部署學科。 物理學院近5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等數十項,先后獲得國家及部、省、市級科研獎勵近30項。近5年在Science發表論文3篇, 在Nature子刊、 PNAS、 PRL等其他重要期刊發表大量論文。四川大學物理學院已經成為我國物理學、核科學與技術以及微電子學科研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四川大學物理學院將圍繞人才強院戰略,以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誠邀您的加盟,共創物理學院的新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