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商學院參加高校人才網2025年博士暨中高級人才RPO線上面試會,歡迎海內外優秀人才報名參會,與廣州商學院上線交流。
1.參會場次
舉辦平臺:騰訊會議平臺
RPO線上面試會第一場(舉辦時間:3月20日)
2.報名通道:
本次招聘會針對參會人才免費,不收取參會人才任何費用。
立即報名→【第一場】
3.活動咨詢
咨詢微信及熱線:劉老師13903072917
(添加微信請備注“姓名+學歷+專業+畢業院校+RPO面試會”,后續我們將邀請您加入活動交流群)
4.入場方式
活動開始前我們將會通知您意向單位的面試房間號,屆時憑面試房間號入場與參會單位交流面試。
廣州商學院坐落于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的“中新廣州知識城”,該區域是由廣東省和新加坡合作打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是引領珠三角地區乃至中國知識經濟發展的新高地。目前,該區域已吸引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3700多家跨國企業,教育、科研及產業資源匯聚,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廣州商學院于1999年開始招收第一批學生,作為該區域內唯一的本科教育學府,二十五年來,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致力于培育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擁有全日制在校生超2.8萬人。
隨著學生數量的增長,廣州商學院大力招賢,引入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論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顧問李曉教授擔任名譽校長,以及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博士生導師鐘昌標教授擔任副校長(正校級),擁有博士學位教師170余人,碩士學位教師1000余人,高級職稱教師360余人。
近年來,廣州商學院圍繞辦學定位,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全面推動“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建設,持續提高師資隊伍的應用型科研水平,提升其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建立應用型教師培養長效機制,每年選派優秀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實施院企人才合作培養。
在科研投入上
廣州商學院堅持“科研興校”戰略,打造科研平臺和科研團隊,實施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出臺系列科研制度和工作機制,促使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以科研促教學,以科研促發展,科研水平顯著提升。
2022年,我校獲得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民辦高校唯一一個國家級重點項目,開創民辦高校獲得國家級重點項目的先河。2021-2023年,我校教師獲得廳級及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60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4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7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項課題(A類)重點項目1項。
我校在中國大學文科排行榜中位居民辦高校第3名,在校友會2024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中位居全國第9名。2023年版的《基于增值評價的中國民辦本科院校科研競爭力排名》榜單顯示,學校在全國385所民辦本科院校科研競爭力增值評價中排前10強,是“最佳科研生態位的民辦本科院校”。
2021-2023年,全校教師公開發表論文1874篇,其中高水平期刊論文330篇,CSSCI期刊論文27篇,SCI、SSCI期刊論文68篇,以第一作者在SSCI、SCI一區期刊發表論文有17余篇。在機械工業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出版專著22余部。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成果287余項。
截至2023年,學校建有60個科研平臺,其中有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廣東省科研團隊等9個省級科研平臺。
省級科研平臺
大學之大,大在其人。學校引進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2名,加大科研投入,將廣商打造成有志之士的向往之地、聚集之地、發展之地。
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我校名譽校長李曉教授,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理論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經濟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世界經濟學會顧問,同時兼任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等,長期致力于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特別是國際貨幣體系等領域的研究,被譽為中國世界經濟學界的“領軍人物”、“理性主義派學者”、“清醒犀利的觀察家”。李曉教授以其公認的學術影響力,曾多次應邀參與國家對外交流活動,曾擔任東亞領導人峰會智囊機構“東盟10+3思想庫網絡”(NAET)金融工作組中方成員(2005-2009年)、中韓兩國元首智囊機構“中韓專家聯合研究委員會”中方執委以及經濟組副組長(2008-2012年)、第十二屆至十五屆“北京·東京論壇”經濟委員會中方成員(2016-2019年)和“中韓關系未來發展委員會”經貿分委會中方委員(2021-2022年)等。
國家級人才稱號獲得者、我校副校長(正校級)鐘昌標教授作為我校科研領頭人,是國家百千萬工程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學名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數量經濟學會等多個學會的常務理事。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重點和國家自科重點項目7項,一般年度課題10余項,完成國家發改委重大、科技部重大和各類省部級科研項目30余項;獲得教育部人文社科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省部級一等獎5項,二等、三等獎7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
在專業建設上
廣州商學院專注于發展“新商科+泛ICT融合”的特色學科專業群建設,學校擁有13個學院,涵蓋經濟、管理、工學、文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等領域,開設38個本科專業和13個專科專業,且擁有統計學、飾品設計、數據結構、市場營銷學、英語演講、經濟法、社區矯正制度與實務、經濟數學I、溝通與口才技能、管理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大學英語I、法律職業倫理、圖形創意、設計概論、英語閱讀II、客戶關系管理等17門省級一流課程。
在人才培養上
學校致力于通過學科交叉化、過程數字化、教學國際化、育人綜合化“四種途徑”,培養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創新能力、幸福能力“四種能力”,具備廣視野、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四個特征”的時代新人。學校歷屆畢業去向落實率高,保持平穩高位,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
近四年來,學校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共1432項,其中國家級265項,省級1167項。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商學院積極探索“高校+龍頭企業”的協同育人機制,2024年5月,我校學子勇奪華為ICT大賽2023-2024全球總決賽實踐賽網絡賽道特等獎,我校成為國內唯一蟬聯三屆華為ICT大賽全球總決賽實踐賽特等獎的高校。
我校成為唯一蟬聯三屆華為ICT大賽全球總決賽實踐賽特等獎的高校
在國際化辦學上
廣州商學院努力打造國際化辦學品牌,國際交流與合作走在廣東省同類院校前列。2002年,學校與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合辦國際會計專業,是廣東首批本科層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目前是廣東唯一一個擁有三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民辦高校。2022年,學校是全國唯一一所通過“2+1+1”合作模式獲取科廷大學本科及碩士學位的高校。2023年,學校成為廣東省-新南威爾士州結成友好省州關系45年以來,唯一一所高校在雙方聯合經濟會議上簽約。2024年,學校成為廣東第一個建立海外教學中心的民辦高校,并作為廣東第一所民辦高校在世界大學校長聯合會(IAUP)年會作主旨發言。
學校現已同美國、英國、澳大利新西蘭、德國、日本、韓國等國114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多層次國際教育合作項目,形成“預、專、本、碩”一體化國際教育發展格局,是廣東國際化辦學層次最多的本科高校之一。國際化辦學22年來,學校培養了18屆國際項目畢業生,近五屆物流管理(中外合作辦學)雙學位項目平均升碩率為62.18%,其中2020年尤為突出,近85%的畢業生升讀了碩士項目,升入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名校的學生占91.7%。
在產教融合上
廣州商學院響應國家號召和市場需求,大力推動產教融合,已獲批現代信息產業學院和數字經濟產業學院兩個省級產業學院;2024年5月,為加速財務數智化人才培養,我校與用友新道、金蝶精一等企業合作共建“智能財務產業學院”。在校企合作方面,學校已與華為、訊方、科大訊飛、牧牛火鏈等行業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創新教學團隊,讓市場前沿技術走進校門,走進課堂,促進校企產教融合、科教融合,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我校與各行業頭部企業共建產業融合新模式口,攜手培育優秀人才
廣州商學院的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質量在廣東省內外已獲得廣泛認可和贊譽。2016年5月,經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學校成為廣東省第六批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單位。2021年,學校成為廣東省第一批民辦高校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22年,學校被評定為第四批“廣東省綠色學校”,獲評“品牌影響力高校”“全國品牌影響力本科高校”。2023年,學校獲批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科研競爭力進入全國民辦高校增值評價前10強。
一、博士人才引進計劃
(一)基本條件
1.已取得博士研究生學歷及學位(境外高校同時具備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報告),男55歲以下,女50歲以下。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遵守中國憲法、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規范,具備優秀的師德師風,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合作精神,符合《高等教育法》規定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的基本條件。
二、招聘計劃
(一)高層次人才(第一類)
人員類型 | 要求 | 專業 | 數量 |
中青年拔尖/杰出/優秀人才 | 近五年內有頂級科研成果(具體面議) | 可考慮范圍: 經濟、管理、工學、文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等 | 10 |
(二)高層次人才(第二類)
人員類型 | 學院 | 專業 | 數量 |
中青年博士/博士后 | 經濟學院 | 金融學、投資學、互聯網金融、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科技、數學及其他經濟學相關專業 | 15 |
管理學院 | 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及其他管理學相關專業 | 20 | |
會計學院 | 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及其他相關專業 | 15 | |
信息技術與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工智能、網絡空間安全及其他信息技術相關專業 | 20 | |
藝術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公共藝術及其他設計學相關專業 | 15 | |
法學院 | 法學、信用風險管理與法律防控、國際經貿規則及其他法學相關專業 | 20 | |
國際學院 | 互聯網金融、物流管理、國際商務、金融學、會計學、商務英語、市場營銷、軟件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及其他相關專業 | 20 | |
外國語學院 | 翻譯學、外國語言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及其他外語相關專業 | 15 | |
現代信息產業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網絡空間安全、網絡與信息安全、計算機應用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物聯網工程及其他信息技術相關專業 | 10 | |
數字經濟產業學院 | 電子商務、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經濟學、跨境電子商務、計算機及其他相關專業 | 10 | |
體育學院 | 運動訓練及其他體育相關專業 | 5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歷史學及其他相關專業 | 5 |
三、薪酬福利待遇
以下為全職年薪,包括固定薪酬+課酬+學期績效獎金+任務獎金,具體待遇一人一議。
(一)中青年拔尖人才
專職人員稅前年薪120-150萬元,提供學校周邊產權房一套(服務期內免費使用),安家費另議,科研啟動經費面議。
(二)中青年杰出人才
專職人員稅前年薪70-100萬元,提供學校周邊人才公寓一套(服務期內免費使用),安家費40-50萬(僅限50歲以內),科研啟動經費20-50萬。
(三)中青年優秀人才
專職人員稅前年薪40-70萬元,提供學校周邊人才公寓一套(服務期內免費使用),安家費30萬(僅限45歲以內),科研啟動經費10-20萬。
(四)中青年博士薪酬福利待遇
1.具體年薪定級會結合科研能力、課時安排、畢業院校、所學專業、職稱及科研任務等因素綜合評定人才級別,以下年薪包括固定薪酬、各類補貼及績效獎金:
(1)科研專長型博士,年薪范圍27-50萬/年;
(2)教學科研型博士,年薪范圍24-50萬/年;
(3)教學為主型博士,年薪范圍14-35萬/年。
2.安家費:45歲以下博士將根據科研人才定級享受最高20萬安家費。
3.科研啟動費:根據科研人才定級不同,分別給予文科3-15萬,理工科5-25萬。
4.學校優先提供科研平臺、國內外學術交流與研討機會及高標準科研工作室。
5.超額完成聘任合同規定的科研成果,按照《廣州商學院科研績效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獲得省部級、國家級縱向科研項目立項的,給予個人重大獎勵(具體面議)。
6.免費使用學校健身房、游泳館等校內全部體育健身設施。
7.按國家規定購買“五險一金”。
8.享受學校發放的節日慰問金,免費體檢,享受學校工會全部福利(包括生日津貼、新婚禮金、新生兒禮金等)。
9.符合人才引進及檔案轉入政策的,學校協助將人事檔案轉入廣州市黃埔區開發區人才交流中心,協助將戶口遷入學校集體戶。
10.學校有職稱獨立評審權,符合條件者可優先參加學校高級職稱評審。
11.入職后可提供15天免費過渡住宿,每月發放住宿補貼。
(五)行業導師薪酬福利待遇
結合行業資歷、畢業院校及專業、職稱等因素綜合評定,享受定級年薪和導師專項激勵,具體面議。
更多招聘安排,請點擊→高校人才網2025年招聘活動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