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城市管理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力量,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城市管理協助執法人員,現面向社會發布招聘公告。
一、招聘原則
公開、公正、公平、擇優的原則。
二、招聘名額
城市管理協助執法人員3名。
三、招聘條件
(一)自貢市戶籍人口或取得《自貢居住證》的市外人員。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和職業道德。
(三)年滿18周歲以上、40周歲以下。
(四)報名時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專及以上學歷。
(五)體貌端正,具有能正常履行崗位職責的身體條件、心理素質和工作能力。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報名:
1.曾參加非法組織、邪教組織或者從事其他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
2.編造、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或者信息,反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
3.曾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涉嫌犯罪尚未結案的;
4.因賭博、賣淫嫖娼受過行政處罰或者有吸毒史的;
5.曾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
6.被開除公職、黨籍、軍籍的;
7.提供虛假個人證明資料或者有較為嚴重個人不良信用記錄的;
8.違反有關規定不適宜從事城市管理工作的。
四、招聘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方式:報名采用現場報名方式進行。
2.報名時間:
3.報名地點: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402辦公室(沿灘區沿灘鎮升坪街341號),聯系電話:0813—3802939,咨詢時間:工作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00。
4.報名相關手續:《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公開招聘城市管理協助執法人員信息表》(見附件)2份;公安機關出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有效居民身份證、學歷證書的原件及復印件各1份;近期1寸免冠彩色照片2張。
(二)資格審查
對報名考生資格進行審查,如發現考生資料不全或弄虛作假的,取消報名資格。資格審查貫穿招聘全過程,在任何環節發現報考者有不符合崗位要求情形的,均可取消其報考或聘用資格。
(三)面試
1.面試人員確定:資格審核合格的人員確定為面試人員,由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電話通知面試人員領取《面試通知書》。
2.面試時間及地點:具體見《面試通知書》。
3.面試要求:參加面試的報考人員憑《面試通知書》及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含有效期內臨時身份證)參加面試。
4.面試方式為結構化面試,面試滿分為100分。
(四)體檢
根據招聘名額,按面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等額確定進入體檢人選。體檢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行,凡未按時參加體檢或體檢不合格的取消資格,空額按面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體檢的時間和地點以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通知為準。
(五)考察
主要對擬聘用人員的政治素質、遵紀守法、道德品質、違法犯罪等進行考察??疾旌蟛环掀赣脳l件的不予聘用,并按面試成績從高到低依次等額確定遞補人員進入考察。
(六)公示
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確定擬聘用人員后,統一在自貢市沿灘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接受社會監督。如有情況反映,請以真實姓名如實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調查線索,未用真實姓名反映的不予受理。擬聘用人員公示結束后,沒有問題反映或反映問題不影響聘用的,經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審核后,辦理聘用手續。因公示不合格出現的缺額,按面試成績從高到低依次等額確定遞補人員進入體檢、考察。
五、聘用
經報名、資格審查、面試、體檢、考察、公示合格的擬聘用人員需進行為期3天的上崗前培訓。擬聘用人員應在規定時間內到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報到。未經單位同意,逾期未報到者,視為自動放棄。報考者提供虛假證件及材料,一經查實,取消其聘用資格。培訓結束后,由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與擬聘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1個月,勞動合同一年一簽,由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聘用人員進行年度工作考核,考核合格及以上的,經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會研究后可續聘,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六、工資及福利待遇
按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現有臨聘人員工資、福利待遇標準執行。
七、其他事項
(一)體檢費用由報名者本人承擔。
(二)報名者提交的相關證明原件經核實后當場退還,證明復印件和照片不予退還。
(三)本次招聘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或個人舉辦任何形式的輔導培訓班,面試不收取費用。
(四)招聘過程中如有通知、調整、補充等事項,電話通知應聘人員,應聘人員須在招聘期間保持本人手機暢通,避免招聘相關信息無法通知。個人聯系方式不真實、有誤、有變更等且未及時告知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造成的后果,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不承擔任何責任。本次招聘皆以公告為準,不再另行通知。
(五)本公告由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件: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公開招聘城市管理協助執法人員信息表
自貢市沿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zgyt.gov.cn/gzgg/-/articles/184067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