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參加高校人才網2023全球引才云聘會,歡迎海內外優秀人才報名參會,與華北電力大學線上交流。
1.活動詳情
高校人才網意打破國內外地域限制,時間差異等眾多因素,將于2023年組織全球引才云聘會,將各大高校、科研機構、意向求職者雙方云集線上,打造專場線上引才活動。全球引才云聘會將面向海內外高層次人才進行,單位進行直播“云”招聘,開啟新的線上全球招聘。
2.參會場次
全球引才云聘會之雙一流高校專場將于
3.報名通道:點擊立即報名→【雙一流高校專場】
本次招聘會針對參會人才免費,不收取參會人才任何費用。
4.活動咨詢
如您想了解最新的活動信息以及單位信息
請您添加高才小助手微信:博士:gzgxrcw03(只加博士);碩士:gzgxrcw08(只加碩士)
備注:姓名+學歷+專業+畢業院校+全球引才云聘會,小助手將為您推薦更多活動信息
一、學校介紹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2022年,學校順利通過首輪“雙一流”建設評估并進入第二輪建設高校名單,電氣工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設有15個學院,67個本科專業,其中電氣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兩個學科在第四、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均分列A檔和A-檔;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學校擁有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和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形成了培養本科、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完善人才“引育用服”全鏈條制度體系,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其他各類高層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團隊。
學校積極踐行“雙碳”時代使命,在國內高校率先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并作為創始成員加入碳中和世界大學聯盟。未來,學校將圍繞碳中和領域和能源電力行業產業鏈,實施六大行動,加快培養能源電力領域未來戰略人才和工程領軍人才,為早日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二、學??蒲袡C構和平臺
(1)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以華北電力大學“電力系統保護與動態安全監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基礎,整合學校其他優勢科技資源而形成的獨立運行的研究實體?,F任實驗室主任為劉吉臻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為舒印彪院士。
(2)新能源發電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新能源發電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原2009年2月經國家發展與改革委批準成立,2014年以優秀成績通過驗收。2021年12月,工程中心通過優化整合評價,獲準納入國家發改委新序列管理,成為191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3)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于2009年10月經科技部批準依托華北電力大學建設,并于2014年3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科技部驗收,在驗收的38家國家工程中心中排名第二。中心發起成立了中國火力發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且作為聯盟的秘書長單位,推動火力發電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
(4)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圍繞儲能產業技術發展和儲能“高精尖缺”人才培養的重大需求,采用政府支持,高校牽頭,聯合行業龍頭企業深度參與的方式,構建“1+1+N”新型政產學研合作新模式聯合建設。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經過論證推薦、專家評審,我校成為首批“掛帥”高校。
三、華北電力大學引進人才崗位
崗位設置 |
任職條件 |
支持條件 |
戰略科技人才崗 |
具有深厚科學素養,視野開闊,前瞻性判斷力、跨學科理解能力、大兵團作戰組織領導能力強,在科學技術領域作出系統性、創造性成就貢獻,或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做出重大創造性成就貢獻的戰略科學家。 |
戰略科技人才崗位待遇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確定。學校為全職戰略科技人才崗位入選者提供工作室,配備專職學術助理,保證公務用車。 |
領軍人才崗 |
學術水平突出,在國內外學術領域有重大影響,承擔國家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等),具有帶領本學科趕超國際先進水平能力的學術帶頭人等同類人才。 |
聘為二崗教授,實行年薪制。配套科研辦公用房、科研經費、生活補貼、研究生招生指標等支持條件。支持其組建相應學術團隊,團隊成員可優先聘用。對于符合條件人員,可解決配偶工作并協助解決子女入學等問題。 |
青年拔尖人才崗 |
在本學科領域開展高水平原創性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學術水平居同齡人中拔尖水平,在相關 領域嶄露頭角,具備成為學科領軍人才潛質;具有優秀教育教學 潛能,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有創新,立德樹人成效明顯;具有協助本學科趕超或引領國際先進水平能力,在國內外同行中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 |
聘為教授,實行年薪制。配套科研辦公用房、科研經費、生活補貼等支持條件,支持組建相應學術團隊。對于符合條件人員,可解決配偶工作并協助解決子女入學等問題。 |
青年優秀人才 |
所從事學術領域同齡人中的青年優秀人才,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的發展潛力,教學科研工作有重要創新前景的青年人才;或是海內外知名大學優秀應屆博士畢業生(或博士后)。 |
學校為青年優秀人才在科研經費和生活補貼方面提供經費支持。對特殊優秀人才加大支持力度。 |
四、依托人才項目
海外優青
項目介紹: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簡稱海外優青)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項目資助:如依托我校申報并入選海外優青,將獲得國家資助,同時按照青年拔尖人才引進并給予相應支持。
海外引才博士(后)
項目介紹:海外引才博士(后)計劃旨在吸引符合條件的優秀海外博士回國(來華)從事博士后研究或優秀的海外博士后回國(來華)工作,并為不同類型人才提供相應的科研經費和生活補貼等支持。
項目資助:如依托我校申報并入選海外博士(后)引才計劃,將獲得國家生活補助以及科研經費支持(博士后),博士人才同時入選我校新講師博士后計劃,博士后人才按照青年優秀人才引進并給予相應支持。
五、各院(系、科研平臺)學科領域
學科方向或專業領域 |
|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 |
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
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氫能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等 |
能源電力創新研究院 |
|
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 |
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智慧能源、現代測控技術、大數據科學與技術等 |
數理學院 |
基礎數學、系統科學、控制論、應用數學、統計和數據科學、量子體系基本結構及超快量子動力學、光電信息及功能材料科學與應用等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電力市場交易、綠色能源供應鏈、碳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能源工程經濟及管理等 |
新能源學院 |
新能源發電基礎相關領域、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相領域、新能源與儲能融合技術相關領域、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智慧能源系統相關領域等 |
水利與水電工程學院 |
巖土與水工結構、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信息與河流動力學、水環境與水生態、水文水資源等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煙氣污染控制與碳捕集技術、核電放射性污染控制技術、水資源管理與水污染控制、環境污染物監測及源解析 |
核科學與工程學院 |
核能科學與工程、核技術及其應用、核材料、核燃料與后處理等 |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公共管理、法學和文學類等 |
外國語學院 |
外國語言文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等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等 |
更多招聘安排,請點擊→高校人才網2023招聘活動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