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是工信部批準成立的首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按照“小核心、大協作、廣開放”的原則,外延構建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目前聯盟成員單位180余家。創新中心致力于研究開發新一代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技術,提升檢測驗證技術水平,推進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支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的定位是著力打造動力電池協同攻關平臺、動力電池檢驗測試評價平臺、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平臺、行業共性基礎工作組織平臺。在應用研究領域,從動力電池材料開發到電池體系設計,從動力電池工程化生產到電池系統應用都有豐富經驗和成熟成果。在前沿開發領域全面實施“鋰電升級工程”和布局面向下一代動力電池固態電池等開發。以創新中心建設為契機,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將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及有力的資源保障。
二、崗位需求
序號 |
研究方向 |
招收團隊 |
合作導師 |
招聘數量 |
1 |
國聯研究院創新事業部 |
王建濤 |
1 |
|
2 |
錳基正極材料開發與電池應用 |
國聯研究院創新事業部 |
齊小鵬 |
1 |
3 |
固態電解質材料及界面優化 |
國聯研究院創新事業部 |
楊容 |
1 |
三、應聘條件及任職要求
1、具有博士學位(博士畢業三年以內)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基礎知識扎實,業務能力強,在國際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
2、具備有機合成、高分子化學、能源材料或電化學等相關專業背景;
3、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4、年齡在35周歲以下,具備全脫產在本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條件;
5、有下述研究領域經驗者優先。
研究方向一:高電壓富鋰錳基/鹵化物電解質材料及界面研究(王建濤)
任職要求:
1.具有扎實的理論化學、結構化學、物理化學、電化學及無機化學相關知識基礎;
2.掌握材料結構表征及分析能力、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測試和分析能力;
3.具有正極材料、固態電解質等相關研究經驗
研究方向二:錳基正極材料開發與電池應用(齊小鵬)
任職要求:
1.具有扎實的物理化學、電化學、無機化學及材料學相關知識基礎;
2.掌握鋰電池材料制備合成、表征分析、電化學性能評測與分析等能力;
3.具有富鋰錳基材料、磷酸錳鐵鋰、錳酸鋰、高鎳三元等材料開發及電池應用經驗者優先。
研究方向三:固態電解質材料及界面優化(楊容)
任職要求:
1.具有扎實的物理化學、電化學及無機化學相關知識基礎;
2.掌握材料結構表征及分析能力、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測試和分析能力;
3.承擔過電解質材料合成及固態電池開發項目;
四、合作導師情況
王建濤,正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2011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現任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創新事業部總經理,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支計劃,榮獲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項目,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優秀青年計劃,中油有色金屬學會創新爭優,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杰出工程師。長期從事高性能電池材料及電池技術、固態電池材料及電池技術的開發工作。先后主持國家高質量發展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參與國家“863”計劃、北京市成果轉化統籌項目等相關項目20余項,申請專利近100項,在Sci. Adv., Nat. Comm.,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 Mater., ACS Energy Lett,等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獲得多項省部級獎勵。
齊小鵬,正高級工程師,201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現任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創新事業部副總經理。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先進材料開發、電池安全、電池失效分析等技術研究。主導完成≥650mAh/g高比容量硅碳復合材料電解制備基礎技術攻關、工程化試制和全電池驗證;在國內外首先揭示了大容量高比能電池微內短路的演變過程和機制;建立了電池產熱-釋熱-積熱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中關村國際創新資源支持資金項目1項,加州大學國際合作項目1項;參與完成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究計劃、中國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北京市全市成果轉化統籌項目等10余項。發表SCI論文20余篇,中國發明專利8項。
楊容,正高級工程師。201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現任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創新事業部副總經理,2017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人才。長期從事固態電解質材料及固態電池關鍵技術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北京市科技計劃等省部級項目4項,參與工信部工業轉型項目、國防科技創新特區項目、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10余項,發表SCI論文4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近20項,撰寫論著一章,獲得省部級獎勵1項。
五、聘期待遇
1、全日制博士后在站期間可享用北京市北三環附近兩室一廳周轉房1套(燃氣、水電費自理)。
2、博士后在站期間,可申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60萬/2年)、國家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等獲得經費和項目支持。
3、博士后在站期間薪酬福利待遇結合科研任務指標協商確定,享受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待遇。
4、可協助解決博士后子女上學入托問題。
5、出站后擇優留本單位工作,解決北京戶口。
七、聯系我們及投遞方式
合作導師信息
王建濤:13811210897,wangjt@glabat.com
楊容:13718806356,yangrong@glabat.com
齊小鵬:18911026802,qixp@glabat.com
招聘工作聯系人信息
張鑫:15811529288,zhangxin@glab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