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由浙江大學與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事業單位,是浙江大學地方性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地處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區,建有工業控制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塞山基地、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重點圍繞智能機器人系統、工業智能與控制、智能儀器與檢測、智能制造與裝備、數字技術與應用等領域,開展以“智能+”為核心的創新研發,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培育新興科技企業,促進國際人才交流,努力建設成一流研究院。
為快速形成研究院的科技創新與成果產業化水平,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鼓勵科研人員不斷提高面向市場的自我發展能力,研究院建立了以科研帶頭人為核心的創新管理機制,將結合科研帶頭人團隊發展需要,常年面向海內外招聘優秀人才。2022年,研究院啟動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西塞山博士后招聘計劃,誠邀全球優秀青年博士加盟,一起推動“智能+”硬核技術革新、轉化應用及產業化。
一、招聘方向
面向智能機器人系統、工業智能與控制、智能儀器與檢測、智能制造與裝備、數字技術與應用等研究領域。具體方向和合作者見下表:
研究方向 |
研究中心 |
智能機器人系統方向 |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研究中心、醫療機器人實驗室、空天機器人實驗室、海洋機器人工程研究中心、集群機器人自主導航研究中心 |
工業智能與控制方向 |
水立方研究中心、智能靈巧系統研究中心、智能流體機械研究中心、智能感知與控制研究中心 |
智能儀器與檢測方向 |
分析儀器及智能系統研究中心、智能光學傳感與控制研究中心、智能聲學與心肺音處理研究中心、智能激光應用技術研究中心 |
智能制造與裝備方向 |
材料與高端裝備研究中心、清潔能源與高級渦輪系統研究中心、智能飛行器技術研究中心、碳中和CCUS清潔能源研發中心、增材制造與數字系統研究中心 |
數字技術與應用方向 |
系統集成工程中心、南太湖空間技術研究中心、標準化研究中心、數字鄉村實驗室、數字技術應用研究中心 |
*以上按部門名稱筆畫升序排列
博士生導師 (按姓氏筆劃排序) |
簡介 |
王智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副教授,博導。研究方向:聲與陣列信號處理、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與核心技術,以及機器人定位與導航、工業物聯網、健康醫療等行業的深度應用。 |
劉勇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教授,博導。研究方向:電子信息技術-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自主機器人與智能系統。 |
許超 |
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教授,博導。研究方向:智能機器人與無人系統。 |
吳迎春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導。研究方向:計算機圖像與視覺測量,光電成像測量系統,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自動測量,航空發動機噴霧燃燒測量,風洞與飛行器測試。 |
張育林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博導。研究方向:智能自主機器人與應用、智能飛行器系統與技術。 |
周柯江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教授,博導。研究方向:新型傳感器及其數字信號處理。 |
項基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教授,博導。研究方向:水面無人船、自主駕駛;電力系統柔性控制、分布式優化與協同。 |
徐正國 |
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浙江大學教授,博導。研究方向:復雜工程系統的安全性運行理論與技術,工業系統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高飛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副研究員,博導。研究方向:移動機器人、無人機、運動規劃、機器人控制、集群機器人、傳感器融合、SLAM。 |
冀大雄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博導。研究方向:水下機器人智能算法與技術。 |
*以上按姓氏筆畫升序排列
合作者 (按姓氏筆劃排序) |
簡介 |
方慧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數字農業、農機自動導航、無人機噴藥、植物三維信息采集與處理、農作物養分及病蟲害高光譜信息處理。 |
葉煒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傳感檢測技術及儀器、物聯網技術、智能制造。 |
史煥聰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2021年度南太湖精英計劃創業領軍人才,北美職業工程師。研究方向:二氧化碳吸收與解吸技術、化學反應工程、固體催化,亞硝胺控制,清潔能源。 |
許鵬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智能靈巧系統、超高速結構動力學。 |
阮波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燃氣輪機系統、渦輪動力系統、高速軸承轉子系統設計和優化。 |
李旭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三維成像激光雷達、避障激光雷達、星載激光載荷、星載光學載荷地面測試設備。 |
張偉 |
研究院院長助理,特聘研究員。研究方向:智能傳感與檢測、物聯網網關與邊緣計算。 |
張瑤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研究員。研究方向:海洋機器人環境感知相關技術。 |
金偉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高級工程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科學儀器的創新開發及產業化,涉及原子光譜、紅外成像光譜以及基于機器學習的智能檢測方法;面向行業領域需求的在線監測系統。 |
周春琳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仿生機器人,醫療手術機器人。復雜工程系統的安全性運行理論與技術,工業系統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龐作偉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教育。 |
項軍華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智能飛行器技術。 |
俞建杰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精密光學儀器設計,空間光通信,空間光電系統設計。 |
袁恒 |
研究院標準化中心主任,PMP認證項目經理,VDA6.3認證審核員,精益生產的工廠導師。 |
徐方達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研究方向:先進金屬3D打印裝備與過程控制;先進金屬增材工藝控制系統和工藝數字孿生仿真。 |
唐志峰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浙江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浙江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超聲導波無損檢測、智能傳感技術。 |
曹燕軍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研究方向:基于Ultra-wideband的多傳感器融合定位研究,多機器人定位系統,多機器人實時定位與建圖,群機器人,自重構模塊化機器人。 |
龔海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研究方向:超精密光學測量、超分辨率顯微成像、自適應光學以及波前探測。 |
賴周年 |
研究院項目帶頭人。研究方向:智能供水系統、流體機械仿真與優化。 |
*以上按姓氏筆畫升序排列
二、博士后職責
(1)定向型:配合科研帶頭人開展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工作。
(2)非定向型:產業化優勢明顯的博士后可自組團隊開展科研與產業化工作,以產業化為主要目標。
三、申報條件
1.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品行端正,身體健康。
2.已獲得海內外知名高校相關專業博士學位;應屆博士畢業生申請進站時需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
3.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原則上取得博士學歷學位3年以內。
4.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系轉入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并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發工作。
5.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有上進心和創新精神;具有可轉化成果者優先。
四、工作條件與生活保障
1.科研環境
由研究院提供一流的科研條件,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或研究院一流科研團隊帶頭人合作指導。
2.聘用期限
一般在站工作聘用期限為2年。
3.薪酬待遇
研究院給予博士后個人薪酬與科研啟動經費支持,其中,個人薪酬=基礎年薪+基礎性績效+獎勵性績效+政策補貼,
(1)研究院提供新進站博士后每年30萬元年薪,其中包含基礎年薪和通過年度考核后根據考核結果一次性發放的基礎性績效部分;
(2)獎勵性績效由合作團隊科研帶頭人視具體情況而定,用于項目成果獎勵和人員激勵;
(3)研究院提供新進站博士后2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科研啟動經費用于辦公設備采購、材料采購、知識產權申請、差旅與會議等科研業務開展;
(4)湖州市提供新進站博士后每人每年15萬元生活補助,資助期2年;
(5)可申請享受湖州市提供全職來湖工作博士購房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為每人3年共計40萬元(分3年進行撥付),工作未滿3年視實際情況定;
(6)在站期間符合條件的人員,研究院協助申請湖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認定通過可就高享受湖州市相應待遇(詳見湖州人才數字大腦,http://zhrc.huzhou.gov.cn/);
(7)期滿出站留在湖州工作,可享受湖州市提供的15萬元安家補貼(分三年兌現,每年5萬元);
(8)研究院為進站博士繳納五險二金;
(9)研究院提供節日福利、生日福利、商業保險、定期體檢、新員工團建等;
博士后 |
年薪 |
科研啟動經費 |
生活補助 |
安家補貼 |
購房補貼 |
30萬元/年 |
20萬元 |
15萬元/年 |
5萬元/年 |
最高40萬元 |
|
其他福利:節日福利、生日福利、商業保險、定期體檢、新員工團建等 基礎性績效:通過年度考核后根據考核結果一次性發放 獎勵性績效:由合作團隊科研帶頭人視具體情況而定 |
(10)入選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簡稱“博新計劃”)的,國家給予每人兩年63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相關支持政策疊加享受。
4.生活保障
(1)優先協助安排子女入學入托;
(2)研究院所在園區內免費停車;
(3)“人才碼”免費出行、出游;
(4)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湖州醫院等醫療機構提供優質醫療資源。
5.其他支持
(1)根據事業單位編制管理相關規定,申報事業單位報備員額;
(2)對于新進站博士,研究院協助認定中級職稱;期滿出站時,研究院協助認定相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3)可依托浙江大學申請各類科技計劃項目;
(4)研究院積極協助創業博士后對接外部資源(如資金、資源合作伙伴)、協助申報湖州市各類創業支持政策(如南太湖精英計劃等)、提供創業輔導(如公司股權架構設計、路演等)。
6.職業發展
(1)優秀博士后出站時,可申請研究院PI(項目帶頭人)、特聘研究員系列崗位;
(2)優秀博士后出站時可申請浙江大學平臺百人崗位,平臺百人在聘期結束前可申請浙江大學相關學科全職崗位。
五、招聘流程
1.報名時間:長期有效。
2.報名方式:應聘人員提交“簡歷+代表作”匯總的PDF文件一份至:hizdyjy@126.com(郵件主題及簡歷文件標題標明“研究中心名稱-姓名-聯系方式-高校人才網”)。簡歷須包括學習經歷、工作經歷、論文、知識產權等內容,代表作3篇以內。
3.簡歷初選:根據投遞簡歷初步篩選,必要時通知應聘人員補充相關材料。
4.綜合評議:由研究中心負責人進行評審,必要時應聘人員現場講解個人簡歷與發展計劃供研究院綜合評議。
5.錄用通知:若錄用,通過郵件形式發放錄用通知。
6.到崗服務:提供人才到崗對接服務,包括博士后進站手續辦理、入職報到、人才公寓入住、崗前培訓等,后期結合科研成果情況開展成果轉化與推廣服務。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老師
聯系電話:0572-2025270
招聘專用郵箱:hizdyjy@126.com
地址:湖州市西塞山路819號南太湖新區科技創新綜合體B1、B2幢2-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