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簡介:
深圳理工大學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優質豐厚的科教資源為基礎,“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學。學校在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的支持下,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科教合作、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學校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目標,打造一流的交叉學科專業,構建“科教融匯、產教融合”的新體系,將教育與科研、產業、人才一體設計,統籌推進,培養“修德正身、知行合一”的創新拔尖人才。
二、崗位需求
學院 |
招聘崗位 |
招聘人數 |
合成生物學院 |
博士后 |
31 |
三、申請條件:
1、即將取得博士學位或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周歲;
2、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能獨立開展科研工作;
3、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過相關論文者優先考慮;
4、具備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5、具備良好的學術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
6、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福利待遇:
1、博士后聘期兩年,提供薪酬最高可達50萬元(含深圳市在站生活補助18萬)。福利待遇可參照學校同等教職工標準執行,享受績效獎勵等。
2、課題組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和充足的科研條件支持,全力支持博士后本人作為負責人申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廣東省、深圳市等各級科研項目。結合自身條件,課題組協助在站和出站留深博士后申請深圳市相關人才計劃。對于優秀的博士后,出站后可直接申請科研助理教授或其他教師崗位。
3、可依托學校申請深圳市人才房??陕鋺羯钲谑?,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辦理隨遷入戶。
4、具有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高水準附屬教育機構,為教職工子女提供優質教育資源。提供高水準醫療保障,入職滿一年可享受定制化高端體檢。
(如政策有所調整,根據實際政策而定)
五、申請方式:
1、本招聘長期有效,招滿為止。
2、有意應聘者,請將下述材料整合成單個PDF文件發至sc.lin@siat.ac.cn,抄送gxrczhaopin@163.com,以“博士后申請-姓名-應聘學院-課題組-高校人才網”為郵件主題和附件標題:
(1)個人簡歷(包含完整的學術論文列表);
(2)代表性論文全文;
(3)相關說明(如有。包括但不限于參與科研項目介紹并闡述自己在項目中的職能與貢獻;研究興趣陳述等)。
【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通過簡歷篩選的候選人將受邀參加面試,未通過簡歷篩選的不予另外通知。
六、人力資源處聯系方式:
博士后崗位聯系人:林老師
郵箱:sc.lin@siat.ac.cn
七、崗位信息詳情
學院 |
課題組 |
崗位要求 |
招聘人數 |
合成生物學院 |
張先恩課題組 |
合成生物學、微生物學、病毒學、分子腫瘤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或納米生物學等相關專業。 |
3 |
胡強課題組 |
合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生物化學等專業;具有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學、發酵工程、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學科背景;有藻類生物學、天然產物合成、多組學數據分析等研究經驗者優先考慮。 |
3 |
|
張增輝課題組 |
優先考慮有以下經驗背景者:計算機藥物和蛋白設計,生物分子動力學模擬計算化學、計算生物、計算物理、機器學習、酶催化等研究經驗。 |
3 |
|
張友明課題組 |
具有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析化學、合成生物學、蛋白質工程、微生物細胞工廠、天然產物等研究經驗者優先;對前沿科學及交叉學科研究具有濃厚興趣,具有相關研究背景者優先; |
2 |
|
周兵課題組 |
崗位一:優先以下經驗者:藥物化學研究背景者;有抗單細胞微生物藥物工作經驗尤其是呼吸道微生物工作經驗更好。 崗位二:優先有藥物劑型經驗、呼吸遞送或藥代研究背景者。 |
2 |
|
劉重持課題組 |
植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信息學、園藝學、農業工程等等相關專業;優先考慮有以下經驗背景者:有草莓、擬南芥、或作物分子遺傳學研究背景。 |
3 |
|
連祺周課題組 |
有高通量基因組編輯、細胞生物學、免疫學,計算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多組學等研究背景優先;有心肺、血管及代謝性疾病研究、免疫細胞治療等工作經驗優先;有生物信息學、微納米生物材料學、生物醫學工程等交叉學科背景的優先。 |
2-4 |
|
祁林林課題組 |
植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相關專業;優先以下經驗背景者:a.有擬南芥、番茄或作物分子遺傳學研究背景;b.有植物細胞信號轉導相關研究領域的工作經驗。 |
3 |
|
趙勇課題組 |
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或生物信息學等專業博士學位;有數學、物理、化學等交叉學科背景的優先;有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蛋白質設計與改造等研究背景的優先; |
5 |
|
楊貞標課題組 |
有農學、植物生理學、園藝學、植物學、化學等交叉學科背景的專業人才;有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作物遺傳改良等研究背景的人才;熟悉分子遺傳學,有從事大豆、水稻等作物的遺傳改造經驗者為優。 |
3 |
導師介紹詳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