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成立于2004年,是中國科學院在浙江省成立的第一個直屬研究所,圍繞"材料研究",先后布局了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新能源與生物醫學工程4大領域。經過十幾年努力,逐漸形成了材料應用鏈、科研技術鏈、人才培養引進鏈相輔相成、"三鏈融通"的科學布局,"七位一體"的園區布局,成為新材料及相關領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技術提供者。
二、薪酬福利
1.基本年薪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具體面議,年底績效上不封頂。
2.科研經費
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經費支持,頂尖科學家各渠道疊加支持科研經費超2億,優秀團隊負責人各渠道疊加支持科研經費超2300萬,優秀學術技術骨干各渠道疊加支持科研經費超800萬,積極協助爭取國家、省市人才計劃,人才津貼到位后一次性發放。
3.安心工程
●提供人才優惠購房,產權歸屬本人;
●負責解決人才義務教育階段子女入學;
●帶薪休假、五險一金、人才公寓、職工食堂、免費體檢、工會福利等。
三、招聘領域
先進制造、生物醫學工程、材料技術、新能源等
四、工作地點
寧波市/慈溪市
五、招聘崗位
序號 |
團隊(可點擊查看詳情) |
研究方向 |
崗位職責 |
任職要求 |
1 |
|
1.非晶合金弛豫及晶化動力學、電催化性能、磁性能研究; 2.非晶合金新材料的高通量制備/表征、大數據分析
|
1.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工作; 2.撰寫科研論文和專利申請; 3.指導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課題; 4.申請相關科研項目
|
1.取得博士學位(博士畢業1年以內),具有應用物理、材料物理等相關專業背景; 2.具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具有較好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主流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篇以上; 4.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協調能力和濃厚的科研興趣。
|
2 |
|
機械設計、結構強度、強度分析 |
1、負責飛行器結構布局設計與力學仿真分析 2、負責機構設計優化及動力學仿真分析 3、負責飛行器結構的材料與工藝方案論證 4、負責結構產品驗收與相關試驗
|
1、熟練使用CATIA/Creo/SolidWorks等CAD、CAE結構建模工具和ADAMS/Abaqus/ANSYS等仿真軟件 2、具有材料與加工基礎知識,有航空航天工作經驗者優先
|
3 |
|
高溫熔鹽化學;放射性核素分離材料;無機配位化學。 |
1.建立和完善實驗室的核燃料基礎研究平臺,協助指導研究生; 2.從事乏燃料干法后處理和放射性核素分離材料方面的基礎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3.負責實驗室日常管理及實驗室儀器的管理,培訓及維護等; 4.申請國家及地方項目等;
|
1.獲得核科學技術、化學、材料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身心健康,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奉獻精神; 3.具有較強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 4.第一作者發表過高學術價值論文。
|
4 |
|
光電催化水分解制氫;二氧化碳還原相關研究 |
本崗位主要負責光電催化水分解制氫與二氧化碳還原相關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研究和開發新型光催化材料與系統; 2.對光電催化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優化催化效率; 3.設計和制備高效穩定的光電極和催化劑; 4.參與人工光合成技術的實用化研究項目,完成項目既定的研究任務和目標。
|
1.擁有博士學位,具有光電催化、電化學、光催化、納米材料制備、能源催化或半導體相關研究背景; 2.具備良好的科研能力,有在相關領域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的經歷; 3.能夠獨立設計實驗,解決科研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4.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5.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強。
|
5 |
|
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催化 |
1、參與有機合成、聚酯降解或有機儲氫等課題研究; 2、完成研究所和團隊安排的其他任務
|
1、取得博士學位,具有有機合成、金屬有機機化學、催化相關研究背景,并具備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2、熟悉核磁共振、氣相色譜、質譜、掃描電鏡、透射電鏡等儀器,office、chemdraw等軟件; 3、優先考慮在國際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論文的申請者; 4、良好的寫作能力。
|
6 |
|
模擬仿真;CO2電解 |
1.承擔或協助完成課題組相關研究課題; 2.參與或主導項目和基金的申報,協助指導研究生工作; 3.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協助日常實驗室管理維護。
|
1.應屆畢業; 2.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踏實肯干,有責任心; 3.熟悉項目書和論文的調研與撰寫; 4.具備較強團隊合作精神,能與團隊成員協作完成工作。
|
7 |
|
1.高鋰離子電導率無機固體電解質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2.固態電池用正、負極的研究與改性; 3.固態鋰硫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 4.固態鈉二次電池研究; 5.有機無機復合電解質體系設計與應用。
|
固態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包括電解質、正負極材料等研究 |
1.已取得博士學位或一年之內即將取得博士學位,具備優良的科技創新潛質,年齡應在35周歲及以下 2.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愛崗敬業,能按時完成團隊負責人安排的科研任務; 3.具有良好的英語寫作與溝通能力,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主流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高水平學術論文。
|
8 |
|
柔性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 |
1.開展與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研工作; 2.發表學術論文和申報專利; 3.協助申請科研項目和指導研究生; 4.根據需求,承擔部分團隊管理工作;
|
1.教育背景:獲得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電子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科研能力:具備優秀的科研潛質與創新能力,以第一作者發表2篇以上SCI論文; 3.綜合素質:良好的執行力與合作意識。
|
9 |
|
非晶納米晶軟磁材料,軟磁復合材料,軟磁材料仿真計算 |
1.高性能軟磁合金研發及應用技術研究 2.軟磁功能器件設計研發;
|
1.取得博士學位,具有應用物理、材料物理等相關專業背景; 2.具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具有較好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第一作者發表過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4.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溝通協調能力和濃厚的科研興趣。
|
10 |
|
非晶軟磁材料及磁傳感器 |
1.非晶絲材料的研發與性能調控; 2.磁、力、或電流傳感器研究; 3.負責整理研究成果,共同發表學術論文和申報專利,申請與執行相關基金和科研項目。
|
1.取得材料、物理、儀器科學與技術等方向的博士學位,滿足上述崗位中的任一領域即可; 2.有電磁仿真與優化、傳感器制備、電磁屏蔽材料等經驗者優先; 3.有磁性材料、機械電子、精密儀器專業背景優先。 4.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
|
11 |
|
層狀材料結構化學與功能探索;先驅體轉化特種纖維與復合材料應用工程技術 |
1.路易斯酸熔鹽環境MXene表面基團的調控與功能化; 2.MXene晶格原子精確調控; 3.MAX相材料價鍵調控與功能探索; 4.碳化硅復合材料界面相設計與極端環境應用研究; 5.碳化硅先驅體及纖維基礎研究及技術開發。
|
材料與化學相關專業 |
12 |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研發 |
1.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設計開發、制備、表征與計算。 2.燃料電池膜電極設計開發與失效分析、壽命優化相關機理研究。 3.燃料電池測試設備的搭建、材料結構表征等儀器使用和數據分析。 4.承擔項目任務,英文論文撰寫,協助指導學生,實驗室管理及其他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
|
1.燃料電池(PEMFC)、電化學、材料、化學、催化、能源、化學工程與技術等相關專業方向,或者固體材料表面能帶和電子結構計算的背景,取得博士學位。 2.熟悉項目申報書、英文論文、國際專利的撰寫。 3.發表過至少2篇SCI論文(一作或通訊)。 4.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踏實肯干,有責任心,團隊協作能力強。
|
13 |
|
1)穩定高載量亞納米催化劑的理性設計與合成 2)CO2的高效捕集與高值轉化研究 3)高效電催化二電子ORR催化體系的設計開發
|
1)承擔或協助完成課題組相關研究課題,發表高水平論文和專利等 2)參與或主導項目和基金的申報,協助指導研究生工作 3)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協助日常實驗室管理維護。
|
1)已在SCI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具有光/電催化材料研究背景者優先考慮 2)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踏實肯干,有責任心 3)熟悉項目書和英文論文的調研與撰寫 4)具備較強團隊合作精神,能與團隊成員協作完成工作。
|
14 |
|
量子點顯示光刻 |
1.開展光刻工藝研發,發表高水平論文,申請發明專利; 2.根據團隊管理規定,完成相關科研任務; 3.協助團隊開展指導研究生或其他科研相關的工作。
|
1.已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研究從事過光刻相關研究方向優先; 2.具有良好的科研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
15 |
|
QLED |
1.開展涂布工藝研發,發表高水平論文,申請發明專利; 2.根據團隊管理規定,完成相關科研任務; 3.協助團隊開展指導研究生或其他科研相關的工作;
|
1.已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研究從事過QLED、QLED等發光器件構筑者優先; 2.具有良好的科研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
16 |
|
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材料 |
1.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研究與探索 2.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關鍵制備技術 3.稀土永磁材料產業化技術開發 4.磁性材料理論計算和模擬
|
1.取得博士學位,年齡在35周歲以下,具有粉末冶金、磁性測量、透射電鏡、掃描探針顯微鏡等經驗者優先; 2.具備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并能撰寫專業研究報告; 3.工作積極主動,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
|
17 |
|
(1)功能防護涂層材料的多尺度理論計算與仿真模擬 (2)極端環境表面功能強化防護涂層的設計制備與性能調控 (3)PVD/CVD等離子體放電基礎理論與裝備研制
|
(1)開展等離子體放電特性的原位診斷、數值模擬、粒子輸運動力學過程研究,參與高離化放電陰極源電磁場等設計研制。 (2)開展金屬/涂層材料的力學、摩擦學、電化學腐蝕行為的多尺度理論計算,研究材料表界面微結構演變與使役性能之間的作用機制基礎問題。 (3)開展碳基/氮基/MAX相為代表的防護涂層可控制備,分析高溫、高壓、高速、強腐蝕介質等極端環境中材料的性能變化,研究涂層表界面耦合損傷失效機理與延壽控制技術。
|
(1)需在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機械等相關領域或涂層交叉領域取得專業博士學位。 (2)擬從事理論計算方向的申請者,需具有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模擬、相圖計算或有限元計算的研究基礎;具有PVD涂層材料研究經歷的優先。 (3)較強的中/英文閱讀和表述能力、善于調研和總結、良好的實踐能力、在相關領域發表高水平論文,對科研有強烈興趣,熱愛涂層材料專業探索。
|
18 |
|
1.碳化硅復合材料的致密化關鍵技術與極端環境應用研究; 2.碳化硅復合材料的纖維/基體界面設計與相互作用機理研究; 3.碳化硅復合材料的耐輻照性能考核及其機理研究; 4.先驅體轉化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成分調控、致密化技術與性能評價; 5.高熱導率碳化硅、氮化硅陶瓷材料的設計、制備與應用研究。
|
1.開展碳化硅陶瓷及復合材料的設計與制備研究; 2.申報與執行科研項目,撰寫論文與專利; 3.協助團隊負責人培養指導研究生; 4.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
1.具有陶瓷材料、復合材料、材料物理與化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在陶瓷材料燒結與性能設計或陶瓷基復合材料制備技術等領域具有較豐富的研究經驗,熟悉陶瓷及復合材料的“微結構-性能”構效關系、相關制備及表征設備的操作等,可根據應用需求提出切實可行的材料設計與微結構調控解決方案,具有較強的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 2.熟悉陶瓷及復合材料的成分分析、微結構表征與性能評價; 3.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踏實肯干,有責任心,團隊協作能力強; 4.熟悉專利和英文論文的調研與撰寫; 5.對碳化硅陶瓷/復合材料有研究經驗的優先考慮; 6.發表過至少2篇SCI論文。
|
19 |
|
功率超聲 |
1.超聲波空化機理及聲化學應用研究; 2.超聲波噴丸強化機理與工藝研究; 3.金屬材料內應力超聲波調控機理; 4.大功率超聲波驅動控制方法。
|
1.具備良好的分析解決問題及獨立申請、完成科研項目的能力; 2.對所從事的方向有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 3.能協助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
|
20 |
|
超聲化工過程強化 |
1.超聲化工過程強化機理和動力學; 2.超聲強化萃取與提取; 3.超聲強化化學合成過程研究; 4.聲化學反應器設計。
|
1.具備良好的分析解決問題及獨立申請、完成科研項目的能力; 2.對所從事的方向有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 3.能協助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
|
21 |
|
超聲材料技術與科學 |
1.超聲空化二維材料剝離; 2.基于高強超聲空化的材料分散與破碎; 3.超聲輔助材料凝固與結晶控制技術。
|
1.具備良好的分析解決問題及獨立申請、完成科研項目的能力; 2.對所從事的方向有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精神,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協調能力; 3.能協助研究生導師指導研究生。
|
22 |
|
熱電材料與器件、透明陶瓷、稀土發光材料 |
1.透明陶瓷、稀土發光材料、熱電材料與器件研究開發 2.積極申請并承擔博士后基金、國家與省市級各類科研基金項目 3.協助團隊指導研究生完成在研課題等有關工作 4.實驗室日常運行維護、其他相關事宜
|
1.具備敏銳的科學思維、良好的學習分析與溝通協調能力,以及濃厚的科研興趣 2.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能夠閱讀英文學術論文 3.具有相關研究經歷者優先
|
23 |
|
i.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技術裝備及其細胞生物學和病理學應用; ii.高通量三維光學成像技術裝備及其藥物篩選應用; iii.基于光計算和光學神經網絡的智能光學顯微成像技術。
|
1.針對不同生物醫學應用場景提出光學顯微成像技術方案,建立滿足超分辨、三維、高通量等不同需求的新型光顯微成像原型樣機,積極開展在亞細胞結構、病理診斷或藥物篩選等領域的應用,發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 2.作為申請人或參與人協助團隊進行各項科研基金項目申請書撰寫; 3.作為骨干人員,承擔或參與重要的技術研究、儀器研制和應用示范項目;運用專業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技術問題;撰寫相關項目的進展報告、結題報告等。
|
1.獲得或一年內即將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光學、光學工程、電子信息及生物醫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具備光學顯微成像技術開發或應用研究經驗,具有較好的實驗動手能力; 3.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2篇以上較高水平學術論文,能夠獨立完成英文論文寫作; 4.熱愛實驗室工作,具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濃厚的科研興趣和較強的工作執行能力。
|
24 |
|
生物基材料、生物醫用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或綠色高性能重防腐功能涂層 |
1.積極培養獨立科研能力,完成文獻查閱、分類總結、歸納提煉和凝煉升華; 2.積極參與研究工作,進行實驗設計和討論,安全完成實驗工作; 3.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總結出規律,撰寫和發表論文和申報專利; 4.積極參與博士后基金和青年基金等項目的申請工作。
|
1.取得相關領域博士學位,或即將獲取博士學位,具有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或有機合成研究背景; 2.具有較好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第一作者發表過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3.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和濃厚的科研興趣; 4.具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25 |
|
量子點材料(II-IV族、無鎘、鈣鈦礦等)設計與合成相關研究 |
1.開展量子點材料(II-IV族、無鎘、鈣鈦礦等)設計與合成相關研究,發表高水平論文,申請發明專利; 2.根據團隊管理規定,完成相關科研任務; 3.協助團隊開展指導研究生或其他科研相關的工作
|
1.已獲得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博士期間研究從事過量子點或其它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相關研究方向優先; 2.具有良好的科研創新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
26 |
|
高效精密智能化激光加工技術與裝備、激光數字化制造、多能量場復合制造理論、工藝及系統(涉及光學工程、光場調控、數學建模、五軸聯動、多軸加工、算法編程、制造工藝、數值模擬、材料表征、檢測傳感、設備研發等)。 |
1.工藝研究 2.技術研發 3.協助學生培養 4.論文、專利撰寫以及項目申報等相關工作
|
1.學歷碩士或博士,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物理學、光學、激光工程等(包括但不限于)。 2.對科研有熱情,愿意專注于科研工作,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3.有從事激光精密加工、多能場仿真分析、光學仿真、數控系統開發以及裝備研發等工作經驗者優先
|
27 |
|
光電子材料、物理、化學等量子點材料合成或薄膜器件相關方向 |
1.負責薄膜發光、光伏電池、光電探測材料(包括量子點、有機、鈣鈦礦、二維材料)材料制備及相應的器件設計、優化以及相應工藝開發,并負責相應的測試表征、機理分析,提出創新性的研發思路。 2.參與各類科研及應用化課題項目,撰寫文章及專利,進行獨立的項目/課題研發。 3.負責實驗室的日常維護、文檔管理以及數據管理。
|
1.取得博士學位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 2.博士期間研究方向為光電子材料、物理、化學等量子點材料合成或薄膜器件相關方向。 3.在以上研究方向之一有出色的研究成果。 4.具有濃厚科研興趣、優秀的學習和交流能力、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5.良好的學術和科研訓練背景。
|
28 |
|
1.天然/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制備及診療應用研究; 2.天然/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分離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 3.健字號產品及天然先導化合物臨床前研究;
|
1.進行天然/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制備及診療應用研究; 2.開展天然/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的分離篩選及作用機制研究; 3.進行健字號產品及天然先導化合物臨床前研究; 4.作為申請人或參入人協助團隊積極進行各項科研基金項目申請書和項目進展報告撰寫,發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協助指導研究生。
|
1.獲得或一年內即將獲得生物學(植物學、海洋生物學)、化學、藥學、食品科學及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3篇以上較高水平學術論文。
|
29 |
|
1.高分子可控合成及功能修飾 2.生物功能水凝膠及藥物可控遞送系統 3.生物材料表界面功能化修飾 4.組織再生修復材料
|
1.開展團隊科研項目工作,申請科研項目 2.申請專利,撰寫發表高水平論文 3.協助指導團隊研究生開展課題研究
|
1.取得相關領域博土學位一年之內,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 2.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5歲 3.具有良好的英文交流與寫作能力,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和濃厚的科研興趣 4.已在國際一流期刊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過高質量學術論文
|
30 |
|
環保助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 |
1.瞄準行業需求,發展綠色有機磷合成化學,開展反應機理研究,優化工藝路線; 2.開發新穎磷系助劑和環保功能化高分子材料; 3.申請國家/省/市項目,安全獨立開展研究。
|
1.取得博士學位,具有高分子、有機化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背景; 2.具有較好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以第一作者發表過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3.具有良好的科研背景、濃厚的科研興趣、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4.具有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經驗的優先。
|
六、應聘方式
有意者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