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山東大學簡介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近年來山東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的綜合水平和辦學質量明顯提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現有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其他人文社科類國家級科研平臺5個。擁有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等4家直屬附屬醫院。目前有20個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7個學科進入ESI前1‰,與38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所學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學校規模宏大,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的辦學格局。中國近代西醫教育的源頭之一的“東齊魯”,為教職工提供一流的醫療保健服務;國內排名頂尖的附屬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為教職工子女提供國內最優質的基礎教育。
山東大學始終把人才強校戰略放在首位,聚焦營造人才成長、發展的最優生態,以學科發展需要為根本,以尊重人才成長規律為前提,人才是第一資源的共識在全校進一步強化,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態基本形成。
02、公共衛生學院簡介
公共衛生學院現有教職工140余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34人,包含國家級重點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山東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5人,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6人。
學院擁有完善的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本科專業為五年制預防醫學,2019年首批入選國家本科“一流專業”建設點,2022年新開設的生物醫藥數據科學本科專業,在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評級為A+,始終位列全國第一。2022年學院進入首批18所國家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名單。
學院設有流行病學系、生物統計學系、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系、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衛生毒理學系等11個學系,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實驗中心、衛生分析測試中心等2個中心。學院擁有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育部重點學科,有國家衛健委衛生經濟與政策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院等6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2020年學院入選山東省高水平學科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名單;2022年學院進入首批18所國家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名單。承擔多項國家級重大/重點研究項目和WHO、NIH等資助的國際合作項目,在BMJ、Lancet Glob Health等雜志發表了一批高水平文章,在傳染病防控關鍵技術、醫學數據學/健康大數據、環境與健康、食品營養與健康、慢病防控、公共健康政策與管理等方向已形成優勢明顯的學科集群。
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特色建設以發揮健康大數據技術優勢,創建數字公共衛生交叉平臺,建成輻射黃河流域、覆蓋全國的國家級數字公共衛生協作聯盟;以發揮衛生政策與管理學術優勢,建成公共衛生國家新型智庫;以深化落實“雙師型”和“旋轉門”制度為契機,加快戰略性復合型智庫人才團隊形成。
03、支持待遇
1.聘任為教授(長聘、事業編制)、博士生導師,通過綠色通道聘任為山東大學杰出中青年學者(第一層次)。
2.年薪60萬元+(不含學校支付的五險一金,約9萬元),另可享受代表性成果獎勵,綜合收入上不封頂。同時,按照省市政策協助辦理個人所得稅減免。年薪中學校提供基礎年薪50萬元,各學院在學校年薪基礎上根據業績貢獻疊加業績績效或年薪配套,一般不低于10萬元。
3.安家費:濟南、青島校區250萬(其中200萬元免稅,稅后240萬元),威海校區230萬元(免稅)。根據學校統一安排,可享受優惠價格購買龍山校區/青島校區二期住房一套;濟南各校區獲資助人選首聘期內可免費入住人才公寓,青島、威海校區可優惠租住。另外符合條件者可額外享受屬地人才補貼等,濟南、青島最高可獲得25萬元。
4.學科建設經費:300-700萬(含國撥、省撥經費)。
5.首聘期前3年,每年由學校單列保障1個博士研究生指標;學校根據團隊建設需要提供足額博士后指標,其中首聘期內可提供不少于1個重點資助類博士后指標。
6.學校擁有齊魯醫院等多家三甲附屬醫院,提供一流的醫療保健服務。擁有從幼兒園到高中的附屬學校,為子女提供山東省最優質的基礎教育(幼兒園、小學、初中直接入學,無學區等限制條件)。
04、申報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流行病學、衛生統計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老年醫學、環境科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昆蟲學、生態學、生物信息學、衛生經濟與政策、衛生檢驗與檢疫(微生物檢驗方向)、衛生檢驗學(微生物檢驗方向)、病原生物學、衛生毒理學、新污染物的健康效應評價與防控、婦幼保健學、兒少衛生學、預防醫學、生物統計/數理統計專業、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5.在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以上申報條件參考《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最終以2025年指南為準)
05、聯系方式
聯系人:
聯系電話:+86-531-88382693;+86-531-88383871
電子信箱:cuitingting@sdu.edu.cn;qingwang@sdu.edu.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dfOnRTBs1NgBMumqQ3OW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