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近年來山東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的綜合水平和辦學質量明顯提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是山東大學2024年12月新成立的直屬獨立建制的教學科研單位,創新體制機制與齊魯醫院共同建設。學院依托山東大學綜合性大學學科優勢,“東齊魯”醫學深厚底蘊和齊魯醫院一流臨床實力與特色,致力于創建一個多學科交叉創新的研究平臺,力爭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高地,形成生命健康領域新質生產力,服務健康中國戰略。
二、學科平臺
山東大學是國家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20個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7個學科進入ESI前1‰。“臨床醫學”學科是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學科之一,在2024年軟科大學本科專業排名中,7個醫學相關一級學科進入全國前10;公共衛生學院入選教育部高水平公共衛生學院建設行列。2023-2024年新增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
全國重點實驗室及其他國家級平臺:山東大學擁有28個國家級平臺,64個部委級平臺,190余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的有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生殖醫學與子代健康全國重點實驗室、微生物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端工程機械智能制造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國家衛健委國家健康大數據研究院等。
大型儀器設備公共技術平臺:結構成分與物性測量平臺、先進材料測試與制造平臺、高性能計算云平臺、生命環境研究公共技術平臺、轉化醫學共享平臺、生物醫學結構表征中心|冷凍電鏡平臺等。
三、需求學科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材料與細胞診療、生物檢測與體外診斷、生物醫學信息處理、醫用設備和診療裝備等相關學科。
四、招聘崗位要求及待遇
(一)頂尖和領軍人才
1.對學科發展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性構想,在科技前沿領域取得國際和國內同行公認的高水平原創性成果,或在本學科領域做出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要工作,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
2.待遇可“一事一議”。
(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1.應聘人員應符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申報的相關要求。
2.聘任為事業編制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提供基礎年薪100萬元,另可額外享受業績績效。科研經費600-1000萬元。首聘期前三年每年至少保障一個博士研究生指標;提供足額學校經費博士后指標。提供安家及住房補助300萬元。
*以上待遇含國家、省市配套,個人配套部分可免稅
五、發展平臺與服務保障
1.為入職學院的人才事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平臺與保障:
提供暢通的崗位發展通道和一流的教學科研環境,符合條件的人選可與山東大學及附屬醫院實行雙聘制度,除享受本學院平臺資源,可在相關院所額外配備科研辦公空間和享受相應的科研平臺資源。
2.為入職人才提供優良的生活條件和服務保障:
(1)根據人才需求,協助解決人才配偶工作。
(2)為人才提供周轉公寓,并享受豐厚的安家及住房補助,符合條件者可額外享受濟南市購房補貼、生活和租房補貼。
(3)山東大學附屬中小學、幼兒園,可為人才子女提供國內領先、山東省最優質的基礎教育。
(4)依托齊魯醫院、省口腔醫院等,享受一流的醫療保健服務。
(5)符合惠才卡申領條件的,可申領山東惠才卡,享受山東省全境范圍內29項綠色通道服務和數百項優質高層次人才服務產品(具體服務事項清單鏈接:http://hrss.shandong.gov.cn/channels/ch04099/)。
(6)為符合條件的回國應聘人員及其配偶提供最高不超過2.5萬/月/人(6萬/家庭)的求職補助,最多補貼六個月。
六、加入我們
申請人可直接聯系人事人才辦公室咨詢相關事宜。
聯系人:楊麗霞
電話:13127655862
郵箱:(點擊查看)
簡歷投遞請以“應聘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姓名-崗位類別”為郵件標題,將電子版材料發送至上述郵箱,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申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個人簡歷、科研成果列表、榮譽獎勵、研究興趣,您的資料將會嚴格保密。
齊魯大地,醫脈綿延;學府百年,德厚術精。這里有前沿的科研平臺,頂尖的實驗設施,豐富的臨床資源,筑夢空間無限;多元的合作交流,深厚的文化底蘊,極具競爭力的薪酬體系,全方位服務保障體系,工作生活安心無憂;竭誠歡迎海內外英才加盟山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共筑醫工新峰!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qlyxrc.sdu.edu.cn/info/1094/6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