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崗位信息
招聘部門:經濟學院
招聘專業:應用經濟學
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在站博士后崗位
截止日期:
聘用類型:博士后
崗位類別:在站博士后崗位
招聘渠道:校內外公開招聘
二、招聘職位:
招聘人數:30人
聯系人:
聯系電話:021-66133340
E-Mail:cqj@i.shu.edu.cn/brenda2580@163.com
三、崗位要求
學歷要求:博士研究生
學位要求:博士學位
年齡要求:35歲以下
職稱要求:不限
四、流動站簡介
上海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增設于2019年10月。上海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厚實的學術基礎和較高的學術水準。2011年我校該學科獲得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是迄今上海市屬高校唯一的應用經濟學博士點,也是上海大學重點建設的學科。上海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學(含金融工程)、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區域經濟學、統計與數量分析等。旨在培養身心健康,學風嚴謹,具有強烈事業心和科學獻身精神,在本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符合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
上海大學應用經濟學科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緣背景多元且具有相當國際化程度的研究隊伍,共有專、兼職教師102名(含外籍教師),其中教授15名,副教授34人。學術隊伍結構合理,有較多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讀博士生和碩士生五百余名。歡迎有志從事應用經濟學科領域研究的博士生報考相關研究方向。全院近五年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及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決策咨詢(重點)以及企事業單位委托課題55人。近五年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1項;與兄弟單位合作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上海市決策咨詢三等獎1項。
上海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在注重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國際化的同時,也特別強調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在讀的留學生人數位居全校專業學院首位,30%以上的博、碩研究生在讀期間能夠獲得長期(3個月至2年)國際交流的機會,國際合作高校50多所。合作伙伴包括: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大學斯德哥爾摩商學院、西部大學等;阿根廷的亞丁商學院、羅薩里奧大學等;法國勃艮第學院、斯特拉斯堡大學等;德國的不萊梅大學等;俄羅斯的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國立高等經濟大學等;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等;美國紐約理工大學、斯普林菲爾德伊利諾伊大學等;日本新瀉大學、香川大學等多個國家。目前有來自多個國家的在讀國際留學研究生200多人,
五、合作導師信息
1、殷鳳教授,郵箱:yinfeng.sh@163.com電話:021-66138015
研究方向:全球價值鏈、國際貿易政策體系“雙重構”的影響與應對研究。
2.聶永有教授,郵箱:nyy2000@163.com
研究方向:產業經濟;資源與環境經濟
3.倪中新教授,郵箱:zhongxinni@shu.edu.cn
研究方向:氣候風險資產定價與風險管理、碳金融
4.尹應凱教授,郵箱:yinyk@shu.edu.cn;電話:021-66136500
研究方向:新結構金融學與中國自主理論創新;綠色金融與碳交易;宏觀金融與貨幣政策。
5.歐陽峣教授,郵箱:ouyangyao@shu.edu.cn
研究方向:亞洲經濟一體化和亞洲經濟共同體建設,包括亞洲經濟生產網絡、共同市場以及中間品貿易和新雁行形態。
6.董有德教授,郵箱:dongyoude@163.com;辦公室電話:021-66133455
研究方向:1.友岸與近岸外包對中美貿易的影響研究;2.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發展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研究。
7.毛雁冰副教授,郵箱:ybmao@t.shu.edu.cn電話:13651686121
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學(數字經濟方向)、勞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領域
8.張恒龍教授,郵箱:hlzhang@shu.edu.cn、15000152229(微信)
研究方向:聚焦區域經濟發展韌性相關問題研究;聚焦“一帶一路”建設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研究。
9.胡浩教授,郵箱:huhao@staff.shu.edu.cn電話:021-66135095
研究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長三角高端裝備制造業價值鏈躍遷二元路徑選擇及協同治理研究》(23YJAZH051)
10.何樹全教授,郵箱:anthonyho@shu.edu.cn電話:021-66137010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與國際貿易:探索研究人工智能對貿易模式、貿易規則、貿易內容的影響,以及國際貿易對人工智能發展的作用。
11.赫赫教授,郵箱:hehe1982428@shu.edu.cn
研究方向:環境經濟學;工智能驅動的經濟變革,及新質生產力環境下提升經濟數據精準度與宏觀調控能力的緊急需求。
12.陳秋玲教授,郵箱:qiuling1206@126.com
研究方向:新質生產力視角下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耦合機制研究項目:基于新質生產力視角,探究三鏈要素耦合和系統耦合的傳導機制、協同機制和動力機制。
13.李平教授,郵箱:lipingsdut@163.com
研究方向:制度型開放、技術創新與新質生產力
14.呂康娟教授,郵箱:lvkangjuan@shu.edu.cn電話:021-69980016
研究項目:基于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美麗中國目標下多元協同生態治理路徑研究》,展開相關理論和實證研究。
六、崗位職責
依據《上海大學博士后管理辦法》執行。
1、以科學研究工作為主,全面參與課題組相關研究方向科研項目的開展,并在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2、獨立進行博士后相關科研項目的申報、執行和驗收結題工作;
3、與合作教授共同承擔重要的科研課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jobs.shu.edu.cn/Ads/Ads?a=9af7d667-c3eb-4b5d-86be-f5220772925b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