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概況
武隆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43年,2024年3月改革組建武隆區醫療集團,以人民醫院為總院,婦幼保健院和仙女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分院,同年12月晉升為三級綜合醫院。
現有職工970人,正高級醫學專業人才14人,副高級65人,中級職稱32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研究生32人;重慶市區縣醫療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重慶市區域醫學頭雁人才4人,武隆區學術技術帶頭人9人、后備人選10人,武隆區名醫工作室導師7人,武隆英才7人。每年外派進修學習70余人,下派支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余人,接受重醫附一院、重醫附屬兒童醫院、重大附屬腫瘤醫院、山東濟南支醫專家20余名。設有全區“120”急救調度指揮中心,25個臨床科室,8個醫技科室,20個行政職能科室,5個后勤保障科室。重慶市級重點專科5個,在建市級重點專科3個,市級特色專科2個,在建重慶市區域重點學科1個。建成急診急救、臨床服務、資源共享五大中心,年急診量3.8萬余人次,出診近2000次。可成熟開展介入治療、微創手術、腔鏡技術等高難度技術,填補全區技術空白。開展抗衰門診、心理門診、睡眠門診、減重門診、綜合護理門診等特色診療服務。
踐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理念,融合人文關懷與醫療服務,優化流程,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建成多維度智慧服務體系,提供門診預約、自助結算等服務。每年推出惠民便民清單,常態開展門診陪檢、下鄉義診、健康科普等全周期醫療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
醫療集團黨委下設32個黨支部,構建“1315”黨建體系,打造“德技雙優·健康無憂”黨建品牌,推動黨建與業務融合。放射科、重癥醫學科黨支部獲評“重慶市公立醫院黨建示范黨支部”,重癥醫學科黨支部獲評市級“五項先鋒”黨員示范崗,并被推薦為第二批“全國臨床科室標桿黨支部”。
展望未來,武隆區人民醫院將繼續秉承“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宗旨,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努力打造區域醫療高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02、招聘條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身體健康,團隊協作好,熱愛醫學研究。
2.進站博士后年齡在40歲以下(特別優秀者可以放寬到45歲),需要曾經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收錄的醫學基礎研究論文。
3.具有一定的臨床或實驗室工作經驗并有相關研究基礎。
4.具備單獨申請基金和撰寫英文論文的能力;能獨立完成課題設計與實施工作。
5.博士后作為出站條件的科研成果應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所在單位為第一作者署名單位或并列單位。其中發表的論文應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署名第一),承擔的項目應為主持人。
03、導師團隊介紹
本博士后站合作導師主要是柏華教授。柏華教授目前是三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博士后導師;1997年獲得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學位,曾經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工作、隨后在美國做神經科學博士后5年余;已經發表學術論文11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論文19篇(最高影響因子7.5分);先后主持科研課題10余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貴州省科技廳支撐計劃課題;曾經獲得貴州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排名第1)和貴州醫學科技獎三等獎(排名第1)等獎項。博士后合作導師團隊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理和現代治療,團隊的正式成員有8名,包括基礎研究人員和臨床研究人員,學歷層次有本科、碩士和博士等;團隊的兼職成員或合作老師包括中國科學院貴州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貴州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和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等的幾位博士生導師和二級教授。
04、薪酬福利待遇
(一)薪資待遇
年收入20-50萬元(稅前)
(二)其他福利
博士后出站后既可以做醫師、也可以做研究員;成績優秀者作為學術帶頭人或中層干部高薪引進到本醫院工作。
可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住房補貼、博士后日常經費及其他后勤保障,具體待遇面議。
05、招聘博士后主要方向
專業要求:神經病學、或基礎醫學全部。
研究方向為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機理和現代治療、或者相關領域研究。
擬招收人數:1人
06、進站申請流程
報名申請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員,請通過重慶市博士后服務管理“掌中寶”(APP)中“招收計劃”板塊查找“重慶市武隆區人民醫院”查看詳情,在“選聘需求”中投遞簡歷;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進行投遞簡歷,適合者組織面試。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聯系人及電話:
羅老師023-77797510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ZENhQmM7VG4wssslWdR3wQ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
【高才博士后】網站→https://boshihou.gaoxiaojob.com
【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