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組組長劉小坤博士。2015年在德國圖賓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加入英國約翰英納斯從事博后研究,2017年獲得歐盟瑪麗居里基金(Marie Curie Individual Fellowship)資助,2019年獲得中英CEPAMS-牛頓基金資助。2021年9月加入中科院廬山植物園組。研究組主頁(http://www.lsbg.cn/zhiwuyuweishengwuhuzuoyanjiuzu)。目前在在九江市市自然基金、江西省自然基金和江西省雙千人才項目的支持下依托南昌科研中心開展以下三個方面的研究。 1. 植物-有害微生物 研究組聚焦于我國主要植物特別是農作物的病害。在收集植物種質資源,分離病原菌的基礎上,研究組將利用基因組學和分子生物學手段,通過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和生物信息學等,定位克隆抗病基因,調查背后的分子機制,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抗病設計并結合分子輔助育種,培養抗病的植物新品種,為控制植物病害提供可持續的環境友好的綠色方案。 2. 植物-有益微生物 共生是一種協同互利的關系。比如在豆科植物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能源提供給共生的固氮菌,而固氮菌可以通過固氮提供植物氮源。這種關系只能建立在特定的微生物和特定的植物之間。研究組將調查收集當地的有共生微生物的植物物種,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調查植物和微生物的對應關系,并調查背后的分子原理,為減少化肥施用,提高植物生物產量提供理論基礎。 3. 植物-內生微生物 植物體內分布著大量微生物。它們與植物在長期的協同進化中,形成了動態的微生態平衡,表現出對植物微利、中性和微害,而這些關系可隨著條件的變化而相互轉化。研究組將關注內生微生物對宿主植物抗病的影響以及對宿主植物代謝產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