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師簡介
【合作導師介紹】
1992年,獲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1993到1998年,先后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和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生物學部做博士后研究。
1999 至 2007年,先后在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研究所(Texas A&M University Institutes of Biosciences and Technology)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及終身正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德州大學休斯頓醫學院(University of Texas Houston Medical School),美國德州大學MD Anderson癌癥中心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博士生導師。
2007年,受聘回國加入華東師范大學,組建生命醫學研究所并任所長;2011年,組建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并任主任。2012至2020年,擔任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華東師大-以色列海發大學科學與技術轉化研究院院長。2017至2023年擔任中國細胞生物學會腫瘤細胞分會會長,2020年起任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
2012年和2017年,分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4 年獲得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2021年獲得華東師范大學首屆杰出成就獎。
研究方向: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靶向藥物
【合作導師介紹】
研究方向:生殖健康與出生缺陷防控
【合作導師介紹】
研究方向:干細胞與心臟再生機理研究
【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生殖內分泌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以輔助生殖調控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為重點,圍繞生殖內分泌、胚胎著床等方面展開研究,重點關注地中海貧血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方向二、遺傳性疾病的發生機制、診斷和治療研究:重點圍繞海南高發遺傳性疾病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病的分子機制、診斷與治療展開研究,開展人類胚胎發育及地貧胚胎發育細胞譜系命運研究。
方向三、干細胞與心臟再生研究、多組學技術研發及應用,關注地中海貧血對心腦血管和骨骼發育的影響。
【招聘計劃】
課題組長期招聘生殖醫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婦產科學、醫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基礎醫學、胚胎學等相關專業背
【研究平臺】
生殖健康及相關疾病研究與轉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23年3月立項培育建設,建設期為2年。實驗室依托海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建立,是海南省首家亞專科齊全的輔助生殖機構,中心年門診量達12萬人次,目前IVF-ET臨床妊娠率穩定維持在50%-65%,力求在胚胎著床早期阻斷遺傳病的傳播,在生殖臨床、基因診斷、產前診斷和胚胎植入前診斷方面建立了多項世界或國內先進技術。實驗室承擔了海南醫科大學本科、碩士、博士
實驗室用房面積為4500余平米,包括門診、手術室、病房、分子遺傳細胞遺傳室、胚胎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及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等,其中專門的科研實驗室面積為
實驗室設備總值約1億元,包括細胞能量代謝分析系統Seahorse、超高速離心機、液滴式單細胞文庫構建系統、時差觀察培養箱、超高速分選型流式細胞儀(BD ArialⅡ)、長時間高分辨類器官光片顯微鏡、高通量二代測序儀(Life technologies)、一代測序儀(ABI3500)、MAXA 4D細胞核轉染系統(Lonza)、小鼠血壓儀等。
近五年,本科室及實驗室承擔各類課題60余項,其中國自然區域聯合基金1項、國家重點研發課題1項、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課題1項,共發表文章100余篇,獲得授權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10項,在國際知名雜志Cell Research、Nat Commun上發表原創性成果。獲得全國婦幼健康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科技成果獎三等獎1項,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實驗室十分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近三年,引入
實驗室還積極與國內外多所知名研究院和大學開展平臺交流與項目合作。例如,與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建立“再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實驗室(2012年)” 柔性引進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百人計劃”人才、“廣東特支計劃”領軍人才、中科院廣州生命健康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潘光錦研究員及其團隊;與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市調控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建立“基因編輯聯合實驗室(2014年)” ;與緬甸仰光醫科大學成立了“中—緬區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聯合研究中心(2018年)”和“中緬熱帶地區重大疾病聯合研究重點實驗室(2018年)”。與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銥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合作項目協議(2018年);與美國德州心臟醫學中心、美國休斯頓大學、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康涅狄格干細胞中心等合作進行國際合作項目;聯合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南方醫科大學、美國德州心臟醫學中心及海南省干細胞庫等建立協同創新中心。牽頭海南省婦幼保健院、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海南省腫瘤醫院、三亞市婦幼保健院、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及海南省干細胞庫等建立“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貧血)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18年)”。2019年柔性引進山東大學陳子江院士及其團隊,并成立了“國家輔助生殖與優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聯合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陳子江院士團隊共同組建,旨在以生殖與遺傳為切入點,與陳子江院士團隊聯合成立了“陳子江院士團隊創新中心”(2022年);與喬杰院士團隊開展合作,成立了“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2024年)。通過項目合作交流,柔性引進國內外學術造詣高、在領域內貢獻突出的人才及團隊,以提升本實驗室科研水平,促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高層次的交流與合作,2018、2019年連續兩年在仰光舉辦境外國際培訓班,強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友誼,拓寬多邊合作的渠道,而且積極貫徹了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和海南國際旅游島戰略,促進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發展中國家人民,提升了實驗室學術影響力和海南的國際影響力。2023年在海口舉辦了第八屆科技部“東盟地區重大疾病的防治與診療技術國際培訓班”,本次培訓班采用線上+線下的形式進行,有來自印度尼西亞、蒙古、緬甸、哈薩克斯坦、伊朗等5個國家的學員參加為期20天的培訓交流。
02.招聘崗位要求及待遇
【博士后要求】
研究興趣:對早期胚胎發育、干細胞、表觀遺傳、心肌再生等領域有濃厚科研興趣。
能力要求:具備獨立開展研究課題的能力。
素質要求:責任心強,善于溝通交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成果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SCI論文。
待遇:45-60W(稅前)
【科研助理要求】
1.分子生物學方向
學歷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
技能要求:熟練掌握細胞培養技術,精通分子克隆技術、蛋白質免疫印跡(WB)、免疫熒光(IF)等技術;熟悉高通量文庫構建,如染色質可及性測序(ATAC-seq)、染色質免疫沉淀測序(ChIP-seq)、轉錄組測序(RNA-seq)、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Hi-C)等。
素質要求:責任心強,善于溝通交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語言能力:能夠流利閱讀英文文獻。
優先條件:發表過SCI論文者優先考慮。
待遇:8-15W(稅前)
2.生物信息學方向
學歷要求: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
技能要求:能熟練應用R、Python、Linux等編程語言,具備參與或獨立進行高通量數據分析的能力。
素質要求:對科研具有強烈興趣,責任心強,善于溝通交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語言能力:能夠流利閱讀英文文獻。
優先條件:發表過SCI論文者優先考慮。
待遇:10-15W(稅前)
03.申請程序
申請人請將個人簡歷(含聯系方式、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發表文章、曾獲獎項、科研興趣及未來研究初步計劃)及其他有借鑒意義的材料以附件形式發送,與合作導師取得初步聯系以及商定博士后期間研究計劃;郵件主題“博士后應聘+姓名+博士畢業學校+專業”發送至郵箱(點擊查看),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聯系地址】海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中心
【其他說明】
1.本招聘公告長期有效,如遇醫院或者學校政策調整,以調整后政策為準。
2.郵件若一周內未回復,請再次提醒。符合要求申請者將會盡快安排面試
3.歡迎對本課題組研究方向感興趣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訪問學者合作交流。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Vtk90RnTggsfCUP0_iVy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