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熊志奇研究員與海南醫科大學(海南省醫學科學院)青年PI翟榮偉課題組緊密合作,聯合開展基于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前沿研究,聚焦于藥物成癮、強迫癥和抑郁癥等重大腦疾病的神經機制及其干預策略。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等國際知名期刊。
(一)熊志奇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0年于美國貝勒醫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00-2003年在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生物系從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任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擔任中國科學院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神經科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病學基礎與臨床分會副主任委員和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精神病學與臨床分會副主任委員。熊志奇研究員長期從事神經發育疾病,包括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分子機制研究;并與臨床專家合作,開展神經疾病的致病基因鑒定與功能研究。發表論文近100篇,申請專利20余項。獲得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張香桐基金會青年神經科學家獎,賽諾菲中國神經科學優秀學者獎,上海領軍人才等獎項。所做的研究入選2021年度中國神經科學重大進展,2024年度中國神經科學重大進展和2024年度國自然醫學科學部十五周年科學基金資助優秀成果。主要科學貢獻包括:1)與臨床合作鑒定了多個新致病基因:發現發作性運動障礙PKD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致病基因PRRT2和TEMEM
(二)翟榮偉
海南醫科大學(海南省醫學科學院)青年PI,博士生導師,主要基于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從事神經與精神類疾病的致病機理與治療研究。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Cell Reports、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含共同)身份發表9篇。已獲批5項國家發明專利,并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項目等科研項目的支持。
二、研究方向:
1. 腦疾病(如藥物成癮、強迫癥與抑郁癥)的分子環路機制研究
2. 發現治療藥物成癮、強迫癥與抑郁癥的新靶點
3. 開發針對上述疾病的新干預策略
三、崗位要求:
1. 已獲得或即將獲得神經生物學、生物醫學或相關專業博士學位,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
2. 對腦科學研究充滿熱情,具備較強的執行力,能穩定工作3年以上;
3. 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專業領域知名學術期刊發表過科研論文。
四、相關待遇:
1. 薪酬及福利:基本年薪稅前30萬元(含政策性補貼),導師根據科研項目情況提供績效津貼(最高20萬元/年),享受與學校教職工同等的社會保險、公積金等福利;
2. 租/購房補貼:可按相關規定申請海南省租/購房補貼(現行標準為3000元/月,累計發放不超過36個月,具體以海南省或學校最新規定為準);
3. 子女就學:享受與學校教職工子女同等的入托、入學政策;
4. 人才政策:符合海南省人才引進條件者,可申請相應的人才待遇;
5. 科研資助:可享受海南省博士后科研資助,按學校規定享受科研獎勵,并可申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6. 對外交流:在站期間可根據科研需要申請出國(境)進行學術交流或合作研究。
五、應聘方式:
有意者請將個人簡歷及相關材料發送至郵箱: (點擊查看)。我們將對符合條件的候選人盡快安排面試,應聘材料將嚴格保密,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muhn.edu.cn/hnyky/info/1121/7381.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
【高才博士后】網站→ https://boshihou.gaoxiaojob.com
【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