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招聘說有編制,但是是周轉池編制,有必要考嗎?”
除了傳統的事業編制,事業單位發展了多種用工形式,比如說“員額制”“備案編”“校編”等等,不同編制看得求職者暈乎乎的。
近年來,一些單位還探索出了新的編制形式——“周轉池編制”,還說它屬于事業編。究竟什么是周轉池編制?它跟事業編制有什么區別/關系,又值不值得報考呢?
信息來源: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網站
信息來源:祁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祁門縣衛生健康委員會
一、“周轉池編制”究竟是不是事業編?
首先回答——是的!
周轉池編制確實是事業編制,而且它與事業編制在待遇方面保持一致,周轉池編制人員同樣享有事業編制人員的各項待遇和保障。
信息來源:《中國人民大學智慧治理學院2024年11月招聘教師公告(蘇州“周轉池”事業編)》
既然如此,為什么要搞出一個周轉池編制,而不用直接的事業編制呢?
很簡單,因為事業編不夠了……與此同時,并非所有事業單位的編制都已滿額,一些單位在人員離退后,會出現編制空缺。一邊是“無編可用”,另一邊是“有編無用”,那我們就搞個“池子”,把那些沒人用的編制集中起來,需要增加人手的單位就可以從中調配編制了。
信息來源:《山西省省直事業單位編制周轉池管理實施意見(試行)》
舉個例子:假設每所學校都有100個編制名額——A學校因為一些老師退休或離職,現在有5個編制空缺;B學校需要增加3名教師,但已經沒有可用的編制。
在這種情況下,A學校的空缺編制被納入“周轉池”,這樣B學校就能從“編制周轉池”中申請3個編制來招聘新教師了。
周轉池編制的特點是將編制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進入周轉池的編制既不屬于A學校,也不屬于B學校,B學校僅擁有使用權。
那么,假如A學校到時候要招人了,還有編制可以用嗎?方法也是同樣的,當周轉池中再次有空編時,A學校可以申請使用這些編制。
因此,周轉池就像一個公用的“人才銀行”,存儲著可供臨時調用的員工編制。當你需要額外人手時,可以從周轉池中“借”用編制,等不需要的時候再將編制“歸還”。
信息來源:襄陽市人民政府官網
二、“周轉池編制”怎么轉正式事業編?
人才入職單位后就進入了周轉池,周轉池編制的使用期限通常為三年,那三年后怎么辦呢?正常情況,單位會在這三年里為你落實事業編制。
根據周轉池編制“總量控制、計劃申請,動態流轉、循環使用,人走編收、空編置換”的管理模式,各單位需要制定一個計劃,確保三年內通過自然減員或人員調出等方式騰退出編制,以保持編制可以循環使用。
也就是說,等單位有人員退休或離職,他的編制被收回后,這個編制就可以分配給你。具體什么時候分到,就要看地方單位了。
而即使三年后沒有空編,問題也不大。假設周轉池編制三年使用期到了,而你又沒等到正式編制,單位可以向機構編制部門申請延期(具體看地方政策)。前面說,周轉池編制跟事業編制的待遇是一樣的,這期間對個人影響不大,繼續等就是了。
信息來源:咸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最后
周轉池編制值不值得報考?一些人可能會對“轉正”感到不安,畢竟編制何時能輪轉到自己頭上是個未知數,這種不確定性確實容易引起焦慮。
理想情況下,直接獲得事業編制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隨著事業編制名額的減少和門檻的提高,這變得越來越困難。以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為例,該學院同時招聘事業編制和周轉池編制崗位,但兩者的招聘對象有所不同。
信息來源:中國人民大學中法學院
周轉編制崗主要面向博士、博士后,以及講師及以上職稱者,而正式的事業編崗位要求就更高——主要面向教授、副教授。
“周轉池”事業編制的招聘要求↓
正式事業編制的招聘要求↓
因此,在沒有更理想選擇的情況下,周轉池編制仍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畢竟相比員額編/報備制這種衍生出來的人員編制,周轉池編制是真真正正的事業編制,穩定性也相對更高。
(節選網友意見)
▍往期內容
>>《高校專業大洗牌!專業被砍,教師何去何從?丨高才情報局第147期》
>>《名校碩博入職浙江縣級中學?當地回應:補貼最高105萬!丨高才情報局第146期》
>>《勸退!為什么我不建議這類人做輔導員……丨高才情報局第14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