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雪故事,星光影院,天天躁夜夜躁狠狠综合,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當前位置: 高校人才網資訊職場分享>“雙非”老師,跌入教學困境中

“雙非”老師,跌入教學困境中

發布日期:2025-01-07 作者:徐可瑩 閱讀量:406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她說,學生最終都是要服務社會的。任何一個被草率放棄的孩子,都有可能成長為未來國家和社會的中堅力量。


11月22日,晏麗紅所教授的“化工原理”正式結課。下課鈴聲響起時,這位中年大學女教師長舒一口氣:終于解脫了。彼時彼刻,她被這個消極的念頭嚇了一大跳。


往后20多天,晏麗紅百思不得其解,過去令她依依不舍的結課時分,今年為何變了味。12月14日傍晚,備受困擾的晏麗紅寫下了一篇博文,題為《被困在教學困境中的大學教師》,試圖為自己的反常心態找到一個答案。


“是的,這學期我工作并不開心。確切地說,這一兩年,我工作越來越不開心。”“不知道何時,學生變成了這樣?麻木、冷漠,與老師形同陌路。”“沒有了求知若渴的眼神,沒有了師生思維火花的碰撞,上課對我來講成了煎熬……”在家中那張陪她批改了無數份學生作業的書桌前,晏麗紅撂下這些“狠話”。


博文引來了許多關注。讀著同行們的評論,晏麗紅才算得到些許安慰。她發現,原來自己并不孤單,很多長年堅守在教學一線的高校教師都感同身受。


  “再也不用看見他們了”


執教20余年的晏麗紅此前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有逃離課堂的沖動。


2002年,25歲的晏麗紅從一所985高校碩士畢業,進入北方某“雙非”院校工作。做了一年輔導員后,她被學院安排擔任“化工原理”的授課老師。21年來,晏麗紅將自己的大部分心血都投入這門課的教學之中。


在晏麗紅所在的大學,“化工原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本科專業基礎課,共計96學時,橫跨一個學年,是化工、食品、輕工、生物等專業的學生在大二下學期和大三上學期的必修課。


每次上課前,晏麗紅都會把自己鎖在書房,花好幾個小時手寫教學講義。這門課程體系龐雜,涵括理論、實驗和課程設計三大部分,同時也是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課。晏麗紅曾多次完善、更新自己的教案,“努力讓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也能聽懂”。


晏麗紅手寫的教學講義。


因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充滿熱情的授課風格,晏麗紅在學生中的口碑極好,不到30歲,便被學生評為最喜愛的老師。她的課堂總被擠得滿滿當當,常有其他班級的同學過來蹭課。


在她的悉心指導下,很多學生在碩士研究生考試中發揮出色,被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名校錄取。此外,晏麗紅還曾四次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三次榮獲國家級特等獎。


晏麗紅與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獲獎學生合影。


在晏麗紅心里,教室和講臺是神圣的,也是治愈她的地方。但最近幾年,課堂卻不再如往常那般令她快樂了。有幾個場景,久久停留在晏麗紅的腦海。


在本學期的一堂實驗課上,晏麗紅正給2022級的學生們講解實驗原理。語畢,她讓大家耐心等候一會兒,仔細觀察接下來要發生的實驗現象。突然,后排兩個學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捧著手機打起了游戲。晏麗紅走上前,輕聲提醒他們不要玩手機。兩個學生竟頭也沒抬地扔下一句“反正是等”,便繼續打游戲。晏麗紅有些錯愕,沒再接話。


還有一次是2021級的理論課,晏麗紅看到一名同學沒帶課本,也沒帶紙筆,一直低頭玩手機。課間休息時,她好心上前詢問,結果學生理直氣壯地說:“沒帶。”他沒有抬頭看老師一眼,游戲也沒暫停一秒。手機界面里的游戲正酣,而桌上空無一物。


這兩件事對晏麗紅的打擊很大。她想起7年前也曾寫過一篇“控訴”學生的博文,抱怨孩子們交上來的作業字跡潦草。“但那時的學生至少心里是有老師的,對老師有起碼的尊重。平時在校園中看到我,也會友善地問好。”


如今她面對的,卻是一群將老師“拒于千里之外”的學生。北方的冬天干燥寒冷,晏麗紅常常看到一些男生光腳趿拉著拖鞋、蓬頭垢面地踩著上課鈴踱進教室,整節課都躲在后排玩手機。晏麗紅每次望向教室后方,都只能看到一片黑壓壓的頭頂。


奇怪的是,這些連晏麗紅都對不上名號的學生,卻能在大大小小的線上作業或測驗中取得滿分,而且是在老師發布題目后的幾分鐘內就提交了答卷。


晏麗紅覺得,自己像被一些學生“冷暴力”了。她也曾試圖理解那些年輕人,但對方冷漠、麻木且抗拒的神情又令她心寒。一學年的課程終于到了尾聲。“再也不用看見他們了。”晏麗紅心想。


  “幸福的教書匠”


晏麗紅的微信個性簽名是“幸福的教書匠”。與很多人不同,晏麗紅是發自內心地愛這份工作、愛她的“孩子們”。


“化工原理”的教學任務繁重,理論課4學時、實驗課6學時,晏麗紅每周的授課時長都在10學時左右。本科生大部分被安排在位置相對偏遠的新校區,因此,晏麗紅上一堂課就需要耗費將近4小時在往返路程上。有早課的時候,她甚至需要凌晨5點起床,趕最早的一趟班車。


但晏麗紅不覺得累。相反,她享受這個過程。她喜歡在回家的班車上寫朋友圈,把今日課堂上的難忘瞬間一一記錄下來。在晏麗紅的敘述中,學生們是那樣可愛、令她驕傲。他們會將畫著表情符號的卡片偷偷塞進上交的作業里,給她一個驚喜;還會偷拍她講課的照片并送給她,順便貼上一排“小心心”。


學生送給晏麗紅的卡片、“偷拍”她的照片。


晏麗紅講課幾乎不使用幻燈片,堅持手寫板書。有次,身量嬌小的晏麗紅為了夠到右上方的黑板,無意識踮起了腳,但當時她的注意力全在板書上,很久之后才落下腳跟。這個連她自己都沒察覺的細節,被一個學生寫在了課程總結中:“老師是那樣認真,深深感染著我。”


晏麗紅看到這段差點哭了。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在講臺上的一舉一動,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學生,甚至塑造他們的觀念。思緒飄回過往,晏麗紅想到了自己的老師。


1995年,大一開學,晏麗紅走進了“高等數學”王老師的課堂。他年紀不大,但穿著筆挺。推導公式的時候,王老師兩眼放光、講得眉飛色舞。寫完一塊黑板,他便將其向上一推,新的黑板順勢滑下。“安靜的教室里響起黑板邊緣在定滑輪上移動的聲音,呲呲啦啦,像是空曠高遠的天空中,一只飛雁掠過。”晏麗紅這樣形容道。在王老師的感染下,晏麗紅愛上了數學,像位虔誠的信徒,守候在每堂課的座位前排。


1996年,輪到喜歡穿藏青色中山裝的周老師出場。“物理化學”很難,但周老師總能憑借最精煉但不失韻味的語言讓十八九歲的學生們盡數吸收。原本枯燥的知識在他口中變成了故事,“他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洞察一切”。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后,晏麗紅去拜謝周老師。周老師像老父親般叮囑晏麗紅,并將一支華麗的鋼筆當作禮物送給了她。


1998年,與李老師的相遇頗為驚艷。為了備考研究生,晏麗紅報名參加了李老師的政治考研輔導班。第一次上課,只見一位身材纖細、留著一頭利落短發、戴著一副茶色眼鏡的女士沖進教室,在黑板上刷刷刷寫下自己的名字,筆力遒勁、揮灑自如,幾乎占滿了一整塊黑板,隨后便做起了自我介紹,聲音粗獷洪亮。在座的學生無不震驚于這種反差。李老師“俠女”般的精氣神也令晏麗紅無法忘懷。


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些生動的形象一直活躍在晏麗紅的腦海。他們在無形中塑造了晏麗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她不斷提供精神養分,支持她走向屬于自己的“桃李滿天下”。


晏麗紅一直以滿腔的柔情關愛著學生們。打開她的朋友圈,幾乎全部是與學生有關的內容。孩子們的作業、筆記、實驗報告,寫給她的卡片、送的節日小禮物,甚至最平常的微信對白,都被晏麗紅細心珍藏了起來。她時常像閱讀一本著作那樣,一字一句地閱讀學生的心聲。


晏麗紅所教學生的課程總結。


曾經有個生物專業的學生,因“化工原理”期末考試及補考均未通過,來到晏麗紅的課堂重修。令人意外的是,他突然變得很認真,不僅順利通過了重修考試,還在結課后選擇跨考業考研,改報化工專業。他說,是晏老師讓他重新愛上了“化工原理”、找到了未來的方向。


晏麗紅的書桌上一直擺著一個看起來很“抽象”的手工菠蘿。那是去年的兩位學生花一個星期的時間親手折的,送給晏麗紅作為元旦禮物。不管多忙碌,只要抬頭看一眼這個丑萌的菠蘿,晏麗紅心里就暖暖的。


晏麗紅桌上的手工菠蘿。


  “同是天涯淪落人”


發表博文前幾日,晏麗紅在公眾號“南哪助手”上讀到一篇文章,那是南京大學一位輔導員與學生的對話。“那位輔導員說,現在的學生普遍不尊重老師了。”晏麗紅心想,連南京大學這樣的名校都尚且如此,其他學校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博文下的評論驗證了她的猜想,來自天南海北的大學老師們聚集于此,傾訴著心中苦悶和困惑。“這學期我也上了一門課,通識選修(全校公選),大約80名同學,幾乎沒有認真聽的,能聽下課程60%的同學不會超過四分之一。而10年前,類似的課程效果卻好得多。盡管不是一個學校,但均是省屬本科高校。也想過類似問題,找不到答案,不是時代拋棄了我們,就是拋棄了他們。”有老師如是說。


很多人嘗試給出解決方案。有位老師的方法稱得上“簡單粗暴”:“我從第一節課就說明,如果全部不聽課,那就全部掛,到時候我寫情況說明。要是你們覺得危言聳聽,可以試驗一下。”


也有人更加關注現象背后的原因。有人認為問題出在班級規模,提出如果將動輒上百人的“大鍋飯式”教學轉為小班化教學,情況將會有所好轉;也有人認為,晏麗紅文中提到的案例多集中在2021級和2022級學生,恰好是被頻繁要求上網課的幾屆高中生,他們對線下教學模式缺乏體驗,自然對老師冷漠。


晏麗紅也嘗試分析過學生漠視老師、排斥學業的原因。據她觀察,“過程考核”或許是影響因素之一。


自2020年國家頒布《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來,各高校便陸續推出課程學習過程管理辦法,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考核體系,通過課堂表現、平時作業、階段性測驗等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


以晏麗紅所教授的“化工原理”為例,學生的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占比高達40%。晏麗紅認為,這樣的做法看似從更多元的角度考核了學生的課程學習狀況,實則會打擊一些講誠信的好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助長了一部分學生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不良作風。各類流程繁瑣的線上評測和隨堂考核非但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學生們的額外負擔。“給學生這么多的時間軸、生死線,設置各種條條框框,結果就是近乎報復性的厭學。”晏麗紅說。


博文發出后,有位老師的評論尤為刺眼。那是一位更加資深的大學教師,他以過來人的視角勸告晏麗紅:“沒必要刻意和學生做什么朋友,大部分學生只是你生命中的過客。反過來說大部分教師也是學生生命中的過客。有個別學生可以做朋友,但多數是過客。”


曾經有同事也這樣勸說過晏麗紅,讓她不要過度用心,一份工作而已,不要對師生關系有過高的期待。但晏麗紅始終過不了自己心里這一關。


她對2017級的一個女孩印象頗深。那個女孩來自廣西,基礎比較薄弱,開始學得有些吃力。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女孩鼓起勇氣給晏麗紅發來消息,怯生生地問她假期是否需要把課本帶回家復習,提前準備可能到來的補考。晏麗紅說,你就帶著吧,多學一學也不是壞事。


沒想到下學期一開課,這個女孩便出現在了課堂的第一排。往后每一堂課,她都風雨無阻地坐在晏麗紅的眼皮底下,全神貫注地聽課、記筆記,下課后還常常向晏麗紅請教問題。第二學期期末的課程設計答辯結束后,女孩走到晏麗紅身邊,羞澀地遞給她一張明信片:“晏老師,等人都走了你再看。”


等教室空了,晏麗紅這才翻過卡片,滿滿當當的字跡映入眼簾,寫滿了對她的感激。“要不是您的認真和耐心,我恐怕無法堅持下去。遇到您這么好的老師,是我大學生涯中的幸運。”晏麗紅的眼眶不覺濕潤起來。想起那一張張真摯的笑臉,晏麗紅無法將他們視為“過客”。她希望能借此機會拋出一個問題,吸引更多的人來正視這些現狀,再一起尋找出路。


她說,學生最終都是要服務社會的。任何一個被草率放棄的孩子,都有可能成長為未來國家和社會的中堅力量。


晏麗紅(左二)和學生們。

 

來源:   中國科學報   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果作者不希望被轉載,請與我們聯系。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高校人才網
百萬碩博人的擇業平臺
高校直招
5000+單位官方入駐
簡歷直投
30W+職位一鍵投遞
{{applyDialogData.systemTips}}
{{applyDialogData.resumeTips}}
+ 上傳
+ 上傳文件
立即續費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tips1}}
{{tips2}}
{{ title }}
職位投遞成功!
微信掃碼關注【高校人才網服務號】

求職效率翻倍

實時接收投遞反饋
精彩活動搶先知曉
為你推薦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北省| 象山县| 马山县| 铅山县| 大厂| 红桥区| 简阳市| 盐亭县| 仁布县| 太谷县| 鲁甸县| 岳西县| 基隆市| 淅川县| 广汉市| 武安市| 罗城| 巨野县| 横山县| 平昌县| 成武县| 洞头县| 同仁县| 大邑县| 成武县| 辽阳市| 罗平县| 股票| 龙井市| 沿河| 登封市| 固阳县| 江津市| 龙川县| 石门县| 汉源县| 沁阳市| 绥棱县| 石林| 渝中区| 水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