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所見,本人是一名文科博士,這大半年一直在找工作,最近才跟一所高校確認了意向。這一路折騰下來,想著好好復盤一下自己的求職經歷。
其實,對我們文科博士來說,進高校當老師是大多數人的首選。畢竟高校專業對口,工作又相對自由穩定。但現實是,每年新畢業的文科博士越來越多,高校里文科教師的崗位卻沒怎么增加。這么多文科博士,就盯著那為數不多的崗位,競爭太激烈了。而且,越是知名高校,崗位就越稀缺,可能十幾甚至幾十個文科博士搶一個教師崗。
高校太“卷”,那離開學術界,去企業找工作呢?留給文科博士的選擇也很少。企業招聘的時候,更看重的是實用技能。文科專業大多理論性強,專業技能與企業需求脫節,在找工作的時候就很吃虧。而且,有些企業還對高學歷有偏見,覺得文科博士學歷高,穩定性不好,來企業只是過渡,或者光有理論知識,沒什么實際經驗,不愿意招。
一路求職下來,真是感慨萬千。在這篇文章里,我就跟大家嘮嘮我求職時踩過的坑,也分享一些文科博士的就業建議,希望能幫到正在找工作的朋友們。
01
很多人都是在確定能拿到學位證書之后才開始準備找工作,我也是這樣。但是這樣的結果是,等你真的拿到了學位證,很多高校的第一輪招聘已經結束了。因此,建議大家不要等到最后一刻,論文答辯前就可以開始留意招聘信息。
要是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能力有信心,都可以把簡歷投起來了。因為從投遞簡歷到拿到offer,中間得耗好長時間,特別是高校,招聘的流程特別長,簡歷投出去后,可能得一個月甚至更久才有回復。
其實我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也沒確切想好自己之后的路要怎么走,是后來一邊找工作,一邊才開始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白白浪費了好多時間和精力。所以大家找工作之前,最好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做好職業規劃。
還有,求職要把握主動權,不要等著機會來找你。很多崗位招滿即止,等看到公告時,人家早就招夠人了。還有些高校,雖然沒有發布公告,但實際上也有招聘需求的。
所以后來我就直接給學院打電話,問他們有沒有招聘計劃。千萬別嫌麻煩,也別擔心打擾人家,很多高校招聘時間都不固定,全年都有可能招人。
另外,一定要好好利用導師、同門還有朋友這些人脈資源,他們說不定能給你提供一些內部消息,或者推薦你去合適的崗位。
02
文科博士的就業選擇相對來說確實少一些,所以拓寬自己的就業思路很重要。其實很多其他領域也需要文科方面的人才,像文化行業,博物館、圖書館、出版社這些單位,還有政府部門等。建議大家找工作別只盯著和自己專業完全對口的,跨領域的工作也可以大膽試試,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呢。
對于找工作,個人覺得心態是很重要的。很多文科博士剛畢業找工作,心里都會有落差,覺得和自己讀書時候想的不一樣,這都很正常,大家別太焦慮。
有時候沒拿到心儀的工作,不是因為你能力不行,可能就是你和崗位需求不太匹配。比如單位就想要研究某個特定方向的人,可你研究的不是這個方向;或者大家研究方向一樣,但人家發表的成果比你多,這就沒辦法了。
找工作的時候,別畏手畏腳的,大膽去嘗試,多投簡歷多面試,慢慢就能摸清自己在就業市場上到底是個什么行情。清楚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準自己的定位,這對找工作來說至關重要。
在求職之前,誰也說不準發表多少論文、取得多少成果才算厲害,什么樣的人才算優秀,這些都是在一次次面試、跟其他求職者競爭的過程中,才逐漸判斷出來的。所以,別害怕失敗,多去試試,這樣才能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評價。
再就是對還沒畢業的文科博士生的忠告。
用人單位在招人時,往往更看重求職者的成果,畢竟發表的論文、取得的科研成果,這些都是最能證明你能力的東西。所以,大家在讀書的時候,要多注意積累,爭取多發表幾篇有質量的論文,以后找工作也能多些優勢。
但要是你覺得自己真的不適合搞學術,到畢業的時候也沒做出什么成果,即使找到教職也可能過不了高校首聘期的考核,那就別死磕,早點為自己打算,趁早考慮其他出路吧。
▍往期內容
>>《中學招聘13名教師8名為博士,高學歷人才為何爭著進中學?丨高才情報局第155期》
>>《碩士工作三年vs博士初就業,誰的工資更高?丨高才情報局第154期》
>>《虛假信息、待遇減半……究竟有沒有不套路人的高校招聘?。控卟徘閳缶值?53期》
